“看,黄河岸边走动的人三三两两;望,南关什字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听,正宁路夜市只剩志愿者大喇叭的声”;7月7日,随着又一例新冠患者被发现,兰州市再次被按下了“暂停键”,不见了往日的喧嚣,不见了街角的烟火气息。
7月15日,兰州疫情告急,随着一份抽调函的到来,天水市卫健委紧急抽调来自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以及天水市中医院的35人,组成天水支援兰州医疗队,从抽调函下发,到集结出发,仅用了短短的3个小时,有些人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有些人留下年幼的孩子交于朋友照看,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程,临行前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定新的简短讲话道出了医疗队的责任和期盼,也让每位队员感到了家的温暖,队员们一路上顶风冒雨,终于在夜间23时到达兰州集结点,第二天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被分为7个组,先后入驻兰州市城关区不同隔离点,全面展开抗疫工作。

我们的“军功章”
隔离点,是抗疫工作的桥头堡,是隔开病魔和健康的铁栅栏,但隔离点的工作琐碎,同时也伴有很大的风险,进入隔离点,意味着与外界断绝联系,工作更是需要超长待机,面对隔离人员的我们需要随叫随到,除了需要解决头痛脑热,还要为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炎热的夏天,酷热难耐,光膀子都嫌热,而防护服里的我们,有时为调整好隔离人员的情绪,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打湿衣襟已是家常便饭,累到虚脱时有发生,但只要有患者呼叫,每个人又会满血复活,变身“大白”,留下逆行的背影……
在碧桂园学校3、4号楼隔离点,一名儿童夜间突发急腹症,经疫情医疗专家组评定后需外出就医,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隔离点随即启动应急预案,从隔离点点位长到医疗组,从上到下紧急动员,用最短的时间把孩子送上了救护车,此时已是午夜时分,救护车虽然远去,但大家的心还是放不下来,默默为孩子祈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通了无数个电话,终于在凌晨4点多时,患儿母亲打来电话,就医结束,孩子无大碍,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此刻,大家所有疲劳都烟消云散,所有付出就为了此刻的结果,迎着东方的鱼肚白,大家接回患儿与其母亲并妥善安置,然后开始了新的一天。

我们的“赞美诗”
在隔离点上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事,一个小女孩不幸也成了红码人员,随同母亲一同进行医学留观,因陌生的环境,封闭的空间,到了晚上孩子哭闹不止,整个隔离点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刺痛着每个人心里最柔弱的地方,针对该情况,医护组经过商讨,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制定了周密计划,第二天便开始为小女孩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疏导,孩子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过了两天,微信群里传来一个小丫头的视频,她一边跳舞,一遍唱着“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这是我们看过最美的舞蹈,听过最动听的歌,这是挂在每个人身上的“军功章”。微信群里简短的几个字、一张小纸片、一首不那么押韵的诗,传递出来的却是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传递出来的是对我们的感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在不同岗位上和我们一样的负重人,我们才能不止一次打败病毒的侵袭,以前是,今天更是!医学留观,关住的是病痛,留下的却是温情;隔离,隔开的是病毒,隔不开人们的爱。只要我们“金城”合作,终将苦尽甘来!兰州加油!
(新闻来源: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