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推动全省重点地方病、包虫病、布鲁氏菌病、麻风病防治工作医防融合,8月5日至8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在我市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地方病防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天水、陇南片区)。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地病办副主任胡亚琨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甘肃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陈发青主持开班仪式;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纪平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市疾控中心正县级干部王富荣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天水、陇南两市乡镇卫生院180名业务骨干,以及省疾控中心、天水市疾控中心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高纪平在致辞中指出,天水市历来重视地方病防控工作,在省卫生健康委和省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任务要求,深入履行地方病防治职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治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坚持开展监测、食盐加碘、退耕还林、改水、换粮、异地搬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目前已基本消除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和克山病,饮水型中毒、麻风病、布鲁氏菌病、寄生虫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胡亚琨在讲话中强调,地方病防治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与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地方病防治的前哨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不断提升地方病早发现、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能力。她要求,参训学员要认真学习,切实提升业务能力,在地方病防、治、管和科普宣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培训班上,授课专家结合我省实际,通过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对重点地方病、包虫病、麻风病、布鲁氏菌病等进行了培训。
通过此次培训,全面提升了天水、陇南两市基层一线医务人员对地方病的认识,有效提高了地方病病人的发现、诊治能力及患者管理能力;达到了针对地方病早诊断,早治疗,畅通医防融合机制的显著效果。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