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学,是一代代中华民族的行医者在与疾病的不懈斗争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保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当前抗疫战场上,古老的中医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我身为重症医学科的中西医专业人,犹如手握“倚天剑”、“屠龙刀”,果断投身报效祖国之列,风雨无阻,逆行而上!

新冠肺炎当属于“湿毒疫”,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疫如徭役,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本病,不能单纯解毒清热,不然就会冰封毒邪,延长病程;应该将宣肺祛湿透邪贯穿治疗始终。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指南,对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积极给予生命支持,争取时间,助患者免疫系统逐渐形成抗体,清除病毒。

我面对的都是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的患者,在积极给他们采咽拭子以进一步协助临床诊断的同时,又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动态观察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肾功、离子胸部CT的变化,综合分析,系统治疗。
本次新冠肺炎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发热、恶风、腹胀、食欲不佳、肌肉疼、干咳、气短等;舌质偏暗,苔厚腻,脉偏濡。因人因时因地,四诊合参,给每个患者一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这样一位患者,经治疗半月后,无明显不适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自然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98%,复查2次核酸均为阴性,胸部CT基本正常。而刚出院1天就被送回医院,在隔离点测体温为37.8℃,又被送回医院。详细追问病史,发现此患者当不适症状缓解后喜食辛辣、油腻之品。本病夹杂着湿热邪气,虽然临床治愈,但调理不当,如炉中之火、死灰复燃,预后的饮食调理相当重要。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每一个患者合理的饮食计划。
武汉人民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内心情绪复杂,很多人出现悲痛、忧愁、紧张、焦虑恐惧等,所以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我爱人是中级心理咨询师,在我积极准备援鄂时,她一直教我心理治疗技巧,尤其是支持性心理治疗,很好地调节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四诊合参,辅助中医中药,扶正固本,促进身体康复,达到“双心治疗”。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我们援鄂的甘肃医护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进入病房前大家互相检查,脱隔离服时互相提醒,遇到疑难病例互相讨论,情绪低落时互相鼓励。我们心连心,乘风破浪,迎战病毒!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不能止于目前的治疗,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总结,查缺补漏,系统分析,高屋建瓴,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我积极参加科研项目,比如国家心理学会及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心理研究,甘肃省系列方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观察等,更好地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见到我可爱的女儿。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冬去春来,中国将更强!(重症医学科医师 余涛)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