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麦积区利桥乡吴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XX来到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看病。他腹痛腹胀已经有半年了,多处中西医治疗,效果不好,因为家境贫困,没有及时来县城看病。接诊的消化内科吴杰医生仔细询问发病过程,原来他在去年腊月一口气吃了3、4个柿子,以后就慢慢觉得肚子痛、腹胀,有时候胃口不好。随即做了胃镜检查,发现胃内一个鹅蛋大小的黑色“石头”,而且“石头”已经把胃壁磨出一个2厘米大的“溃疡”,有穿孔危险。因为病情复杂,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听到要住院,王XX迟疑了,医生问清缘故,是因为经济紧张,没有准备住院费。吴杰医生给他讲了甘肃省健康扶贫针对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等多种举措,不用为押金担忧。
吴杰医生帮病人办好了住院手续,入住消化内科。经过多项检查,发现他除了“胃柿石、胃溃疡”以外,还有"高血压病",血压最高时160/100mmHg。
考虑到“胃柿石”时间太久,比较硬,经过充分药物治疗、洗胃等前期准备,于7月21、24日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分两次由张和顺主任为他进行胃镜 下“碎石”,张主任一边将碎石钳、圈套器送入患者的胃里,一边指挥助手按下功能键,“好,套住了一块,切!”,就这样,反反复复十多次,终于将鹅蛋大的胃柿石切割成了小碎块,可以顺利从肠道排出,转危为安。
“正是这个‘石头’在胃里面作祟,折磨了王XX半年多,还诱发了胃溃疡,有穿孔风险。”张主任说,这种情况以往都是要做外科手术取石,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胃镜下碎石,体现了胃镜微创治疗的优势。
胃柿石的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个小时就可出现症状,上腹部有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柿块,也可能呕血。
胃柿石长期停留于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体积较大难以排出体外。因此,胃里出现柿石后,会刺激胃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并引起胃功能紊乱。
张主任说,一个人如果在空腹时一次性大量食入柿子、黑枣等,由于柿子中的鞣质与胃酸作用,很容易形成不溶于水、不能够被消化的块状物,即胃柿结石。吃柿子一定要小心!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