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将见日本友好七团体会长
早报记者 仇晓慧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30日起将率7个日中友好团体访华3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此次访问有利于“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秦刚还透露,届时,中国领导人将会见中日双方的代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晋林波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代表团象征日本国内的对华友好力量,话题核心仍然是目前的中日关系,虽然有一定意义,但不会对日本政治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中方或作“重要表态”
秦刚说,应中日友协邀请,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一行将于3月底访问中国,与中方有关团体负责人就加强民间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交换意见。
秦刚表示,中日民间交往对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非常重视这次访问,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能够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秦刚说。
据报道,由“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等7个日中友好团体会长组成的“知华派”访华团,包括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众议员野田毅、前外相高村正彦等重量级政治家。
“这是两国之间规模比较大、规格比较高的一次会晤。中方可能会有高级官员接待。这体现了双方对改善两国关系抱以一定的期待。”晋林波分析道,“对中国而言,这是一种积极因素。”
晋林波认为,此次双方会就目前中日关系表达一些态度。“中国可能会向国际社会表明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态度与立场,对发展两国关系有一定推动作用。”他说。
日本媒体则称,中国可能会通过领导人讲话的形式发表对中日关系的“重要表态”,以此作为给“日本国民的信息”,争取日本国内的理解。
探索中日关系新内涵
代表团有关人士透露,为避免出现因中日两国理解不同而导致会谈内容在发表时走样,代表团一些成员24日还与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举行了会谈,并提出希望中国领导人表态时不要涉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及甲级战犯的问题。
据悉,日方建议在31日上午与中方友好团体会谈时讨论靖国神社等具体问题,在下午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谈论“正面的话题”。
晋林波认为,日本政界本身对靖国神社问题持有不同意见,这次双方主要是探索中日关系之中超越靖国神社的更广内涵。
然而,靖国神社是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关键。晋林波认为,日本在这个问题上还不太可能做出承诺,因此中日关系一时难以实质性改善。所以,桥本此行更多只是一种对华友好的象征,但这也反映了日本另一种政治势力对于靖国神社的否定态度。
桥本访华的三重意义
对于本次访华代表团团长桥本龙太郎的身份,晋林波表示,这体现了三重意义。一方面,桥本是日本前首相,这意味着本次会访的仅次于现首相的高规格,这是日本政治力量的代表;另一方面,桥本是自民党的实权派代表人物,也是日本知华派政治势力田中派的最高代表,象征田中派的对华立场;除此之外,桥本还是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代表了友好议员联盟的对华积极态度。
晋林波说,中方对于日本不同代表团的区别态度,可以在无形中给小泉施加压力,譬如在2月21日,应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邀请,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访问北京,并受到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见,就是这层意义的十足体现。小泉2001年上台以来,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降至建交以来最低点,中日首脑互访也因此中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7日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表示,中日举行峰会“需要合适的气氛”。他强调,中方的立场没有任何变化。(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