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国内>>正文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图)
(2014-12-8 17:27:21)  来源: 京报网-北京晚报倪方六  打印本页

中国古代

雾霾天最早出现于何时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甲骨文霾一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甲骨文霾二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甲骨文合集》13469版甲骨卜辞拓本上的“霾”字。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甲骨文合集》13466版甲骨卜辞摹本上的“霾”字。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甲骨文合集》13467版甲骨卜辞上出现三个“霾”字,左为摹本,右为拓本。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

  徐中舒编撰的《甲骨文字典》中释“霾”字(内页局部)

  如果盘点今年的热词,“雾霾”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实,就“霾”字来说,早在殷商时期古人用来占卜的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了“霾”字;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曾出现过“霾”字,其中《邶风·终风》有一句:“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而“雾霾”一词,最晚在公元5世纪前后的史书上已出现,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上已有“雾霾”的记载;北京最早疑似雾霾“昏雾”的记载则出现在北魏时期,《魏书·灵征志》记载,景明三年九月丙辰,“幽州暴风昏雾”……然而,古代的“霾”是否就是现在所说的雾霾?迄今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仍存在争议。

  “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

  甲骨卜辞:“贞: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

  “雾霾”一词,最晚在公元5世纪前后的史书上已出现,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的“前凉录”中已有“雾霾”记载,当时在今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发生一起以女为妻的乱伦事件。当时出现怪异的天气:“是月沉阴昏, 雾霾四塞。”

  虽然雾霾一词古已有之,但为现代人所熟悉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即使在10年前陆续出版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等相关书籍中,都无“雾霾”一词。其实,“雾”与“霾”虽然产生的气象条件差不多,但性质却完全不同:雾无害而霾有害。现代气象学对雾霾已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划分:含水量达90%称“雾”,低于80%称“霾”;介于之间的,才是“雾霾”。古人对“霾”的划分也要看相应的“指标”:水分少的称为“干霾”或“旱霾”、“风霾”;水分多的称为“湿霾”或“雨霾”。

  就“霾”这个字来说,相当古老,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霾”字,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是最早释读出此字的专家之一。在《合集》13467版上有一个字,在7113版上也有一个字,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中认为,雨字头下有一兽形如猫,是“霾”字毫无疑问。

  在已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少说已发现了十几个“霾”字,可见霾这种天气现象在上古时代就已出现,且不鲜见。甲骨卜辞多以天气现象来占卜吉凶,霾天一度出现较多——

  《合集》 13465版:“己酉卜,争贞:风隹有霾?”

  《合集》 13466版:“癸卯卜……王占曰: 其……霾?甲辰……”

  《合集》13467版:“贞: 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明言有雨,何得有霾?”

  《合集》 13468版“贞:翌丁卯酒,丁霾?”

  《合集》13469版:“……隹霾,有作(祸)?”

  《通纂》419版:“甲申卜,争贞:霾其有祸?贞:霾亡祸?”

  卜辞中的“贞”,就是商代时负责占卜的人,贞人将占得的吉凶报告给商王,作为商王决策政事的依据。如果出现霾天,往往作为一种祸端来断析,可见霾天在上古人眼里是“坏天气”,是凶兆。

  《合集》13467版那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负责占卜的贞人问,这雨会出现霾吗?这雨不会出现霾吗?既然第二天说下雨,又怎么会有霾呢?

  “霾”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

  《晋书·天文志》:“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

  上古时代的“霾”是否就是现在所说的雾霾?迄今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仍存在争议。以往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甲骨卜辞中的“霾”是一种沙尘暴天气。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沙尘暴冬春季节的大风天多见,甲骨卜辞中的“霾”多与“雨”同时出现,显然,简单统释为“沙尘暴”是不妥的。

  依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沙尘天气按能见度的远近可分为沙尘暴、浮尘、霾三种。笔者认为,甲骨卜辞中水分(有“雨”)多的湿霾,应该更接近空气混浊的雾霾天气;与“风”一起出现的旱霾,或更接近沙尘暴。

  文史古籍中,对“霾”的记载也不鲜见。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即提到了“霾”,其中《邶风·终风》有一句:“终风且霾,惠然肯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大风刮起,浮尘遮天,(他)有时又柔顺地来到我跟前。不过,《诗经》毕竟不是史书,最早对“霾”作出较科学界定的,是二十四史中的《晋书》。书中第十二卷《天文志中》称:“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从这句话来看,古人眼里的霾天气象,就是天地四方昏暗蒙蒙的,像下尘土一样,达十天五天以上,或者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像有雨水但并不沾衣,空气中含有尘土。所谓“有尘”,就是指空气中的悬浮物质。晋人同样认为,出现霾天不是好兆头,君臣反目,缺乏和谐,即所谓“天地霾,君臣乖”。

  史书上记载的气象灾害和特殊气候,都在“五行志”或“灾异志”中。但《晋书》并没有灾害性霾天的记载。笔者检索二十四史发现,在唐之前各朝的气象灾害中,均不见“霾”的记载,史书上最早的正式霾天记载见于《新唐书》,书中第三十九卷《五行志二》中“常风”条:“(长庆)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黄眚黄祥”条:“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

  从“昏霾”一词来看,当时的天气与现代的雾霾气候极像。这两次霾天,均发生在晚唐,前者是公元823年2月19日,这天是新年正月初一,自然是不好的现象,要记载下来。

  疑似雾霾天自唐代后始增

  《宋史·五行志》曾记载带“霾”气象事件13起

  公元823年发生的“昏霾”,虽然是正史上最早的带“霾”天气记载,但绝不是第一次发生。《晋书》上首次出现了对“霾”的具体解释却没有记载这类气象事件,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实际上,史书上对霾的记载并不一定用“霾”字。如“土雾”、“阴雾”、“黄雾”、“昏雾”、“雨土”、“雨沙”、“黄风”、“黑风”等,都是疑似雾霾天。即使雾霾也多用与“昏霾” 类似的词语,如“阴霾”、“霾曀”、“霾翳”、“氛霾”、“霾晦”等。以唐代来说,疑似雾霾天早在中前期即已出现,如李显(中宗)当皇帝不久的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灾害性天气频发,仅史载的疑似雾霾就有三次,分别是阴历六月庚午,陕西境内“雨土于陕州”;阴历九月四日,山西境内“黄雾昏浊”;十二月丁丑,“京师雨土”。

  而这类疑似雾霾,在魏晋时代已较多发生,这或许是《晋书》上要对“霾”予以详释的气象背景——

  《晋书·惠帝纪》: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冬十月,黄雾四塞。”

  《晋书·天文志中》: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照皆黄。”

  《晋书·五行志下》:元帝太兴四年(公元321年),“八月,黄雾四塞,埃氛蔽天。”

  《晋书·元帝纪》: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十月,京师大雾,黑气蔽天,日月无光。”

  《晋书·明帝纪》: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春正月癸巳,黄雾四塞”;二月乙丑,“黄雾四塞”。

  《晋书·孝武帝纪》:晋孝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春二月癸末,黄雾四塞。”

  《晋书·五行下》: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十月丙申溯,黄雾昏浊不雨。”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唐宋以前中国没有出现过雾霾天气,从上述的记载不难看出此观点是不可靠的。只能说,在唐宋以后,中国的雾霾天开始增多,越往后越多越严重。如《宋史·五行志五》“土”条所记灾害性天气中,带“霾”字的有13起,而在《新唐书》上仅记2起。

  北京最早的疑似雾霾出现于北魏

  《魏书·灵征志》记载景明三年“幽州暴风昏雾”

  宋代以后,霾天成为中国史家必书的灾害性天气。如《元史·五行志》便记载了不少霾天——

  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癸巳十二月,“大风霾,凡七昼夜。”

  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二月,大同平地县,“雨沙黑霾。”

  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二月丙戌,“雨土。”

  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三月壬申,“雨霾。”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三月丁亥,“雨土霾。”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三月丙戌,“雨土霾。”

  至元五年(公元1340年)二月,信州,“雨土。”

  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至四月,忻州,“风霾尽晦。”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四月乙丑,奉元路,“黄雾四塞。”

  到了明代,关于霾天的记载激增。《明史·五行志三》中,约记载了32起与浮尘有关的不洁空气事件,其中带“霾”字的达20起。如嘉靖二十八年三月丙申(公元1549年5月3日)那天,京城(北京)“风霾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

  清代,在所谓的“乾隆盛世”年间霾天仍很频繁。从《清史稿·灾异志五》所记来看,康熙前后在位61年,有36年都发生了浮尘引发的不洁空气事件,共约50起,而且分布全国多地,并不限于北京。其中带“霾”字的20起,与《明史》中所记整个朝代的总数一样多。

  北京最早的霾天发生于何时?至今学术界并无定论。从史书来看,北京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带“霾”字的天气,在金国承安五年十月庚子(公元1200年12月2日),这一天有“风霾”。

  北京最早疑似雾霾“昏雾”的记载则出现在北魏时,《魏书·灵征志上》记载,景明三年九月丙辰(公元502年10月19日),这一天“幽州暴风昏雾”。而更像雾霾的天气则出现于金国贞元三年四月初一(公元1155年5月10日),时中都(北京)“昏雾四塞,日无光,风十有七日”。

(北京晚报)


相 关 新 闻

·北京大风致建筑外墙脱落 砸中行人致1死1伤(图)·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基金正式成立(组图)
·书院跪拜仪式引争议 网友称跪是耻辱(图)·北京:老外拒小轿车上自行车道 获网友怒赞(图)
·北京警方捣毁十多个地下钱庄 涉案金额近1400亿·北京进入APEC会议周 多举措确保“万无一失”
·北京西山现云海奇观 云朵如大海波涛上下翻涌·北京12万名群众观看国庆升旗(组图)
·北京12辆仿古“铛铛车”上路 票价10元(图)·北京仿古观光“铛铛车”上路(组图)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召开

·刘天波主持召开县委中心组学习暨四大组织联席会议
·【文明清水】清水县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传播文明】陇东乡举办道德讲堂倡导文明新风(图)
·天水市发改委督查组在甘谷督查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甘谷县召开2014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工作会议
·成少平督查马跑泉临时市场建设及搬迁安置工作(图)
·秦州区委宣讲团深入审计局宣讲四中全会精神(图)
·天水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召开二次会(图
·甘肃省人大就天水市地方立法权问题进行调研(组图)
·天水出租车司机李永生荣获陇原“最美驾驶人”称号(图
最 新 图 片
《习仲勋画传》出版 收录习近平随父下乡照片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他们怎么说? (图) 普京:俄不打算卷入军备竞赛 但国防能力将保 习近平: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我国迎首个宪法日 现行宪法已制定32年(附全 马英九辞国民党主席鞠躬10秒致歉 中常委泪别

 资讯快递
·专家称北京雾霾天最早出现于北魏 非近年才有(图)
·美国内需强劲增长 11月就业岗位猛增32万个
·中国批准西藏新设两个地级市 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还有哪些难点亟待突破? 
·刘金国:尚有一人在逃,追逃绝不停止(图)
·党媒晒“最强中纪委”成绩单:1年打虎40只(名单)
·菲既想挣中国钱又想强占领土 攻关日本籍庭长
·俄罗斯向越南交付第3艘基洛级潜艇“海防”号
·中纪委刊文:纪检机关要有敢监督敢红脸的担当
·解放军百架战机空中大战 现惊险拦截动作(图)
·专家:与其争论除夕是否放假,不如延长假期(图)
·各地干部群众热议周永康案的警示意义
·美高官为营救人质失败辩护:特种部队因狗叫暴露
·乌克兰3名议员被俄罗斯通缉 因声援车臣恐怖袭击
·美潜艇女兵浴室遭男士官偷拍 相关视频被散播
·中国2架军机凌晨飞抵马尔代夫送40吨矿泉水(图)
·《习仲勋画传》出版 收录习近平随父下乡照片(图)
·新华社警示A股疯狂:重提“有质量的牛市”
·法外交部用“中国是友国”回应“中国窃听”谣言
·男子询问乞丐是否需要帮助 被骂“别挡我财路”
 博 客
·般若:在路上(图)
·悲悯情怀是小说的灵魂
·天水在线,魅力四射
·魏青做客天佑阁画廊(图)
·奋战在高铁线路上
·郭彦龙:城上的修鞋匠
·郭彦龙:古城红花椒
·曲溪流乐:醉美夕阳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王菲飞4小时赴港见谢霆锋 十指紧扣秀恩爱
·柳岩公开体重自嘲女胖子 想学周杰伦35岁前结婚
·春晚导演组:网传节目单绝不是剧组的权威发布
·盘点不可思议明星合照:郭德纲与林志颖同龄
·菲锋大理爱巢曝光如仙境 二人共度5天4夜(图)
·2014“世界小姐”齐聚伦敦 各国佳丽比美(图)
·美版西游记:观音爱喝威士忌 与唐僧有床戏(图)
·央视春晚主题为“家和万事兴” 坚持“三不用”
·范冰冰替身私照曝光 神似范爷走红网络(图)
·重庆上万粉丝围观追星 致节目临时取消录制

 社 会
·男子询问乞丐是否需要帮助 被骂“别挡我财路”
·媒体盘点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也是醉了上榜
·海南一校长上班期间与女下属开房 当事人被停职
·新华社女记者装富婆暗访赌窝:输赢瞬间数万元
·女子抬10万零钞到银行存钱 30员工用4小时清点
·蓝翔校长就超生和多张身份证问题公开致歉(图)
·港籍摄影师拍“裸照广告”后威胁女模特上床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图)
·江苏“职业跳楼哥”被捕:跨7省以跳楼骗钱25次
·“普京虎”再现黑龙江 与边防警察对视1分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