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中国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中海油服发布的报告透露出我国正在建造三座类似的钻井平台,提升特殊区块海域作业能力。此外中国海上油气作业量近期大幅增长。
中海油服:钻井新装备贡献作业量仍明显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一季报,实现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长17.1%,每股收益0.30元,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公司于1月配售了2.76272亿股H股新股。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钻井板块一季度尽管检修较多,新装备达产做作业量增长贡献明显
公司通过“买、租、建”等多种方式不断调整、优化装备结构;目前运营和管理钻井平台达到40座(其中半潜式达到10座),钻井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季度自升式平台,由于多座平台到期进行坞修,抵消了去年新增的COSLHunter、勘探二号和今年新增的COSLGift等带来的作业增量,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2187天,同比减少149天。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量则大幅增长,作业874天,同比增加312天,主要是去年新增的NH7、COSLPromoter和NH9今年达产同比新增227天以及其他船只的修理天数减少。
服务费率方面主要是新增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入和生活平台收入提升的带动,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平均费率水平高于普通自升式钻井平台;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作业天数占钻井平台的总作业天数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提高到接近30%,对总体平均费率的拉动比较明显。
(二)、油田技服与钻井板块有协同效应,船舶和物探板块将向深水调整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在多条作业线业务量上升及高技术应用的带动下,业务量饱满,进而带动总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与钻井板块的协同效应明显。船舶板块、物探和工程勘察服务板块仍处于调整期。
公司船舶板块巩固现有市场,发展深水市场,现有部分老船在适当的报废调整中;为调整船队结构及规模,去年新签订的15艘船舶的建造合同,这些船只预计于2015年起陆续交付。
物探和工程勘察服务方面,二维采集和三维采集分别由于工区转换和年初修船而同比作业量减少;主要看点是三维资料处理在处理方法提高的带动下,作业面积大幅增长约81%;为了提升物探服务的深水作业能力,进一步扩大装备规模,公司2013年签订了12缆物探船海洋石油721的建造合同,该船预计于2014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3.投资建议
公司启动了海洋石油982、943、944三座钻井平台的建造项目,此次建造的三座钻井平台将提升公司在深水和特殊区块海域的作业能力,是公司装备“调整结构、进军深水、走向高端”的重要体现,将增强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后劲。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1.58元和1.83元,维持“推荐”评级,目前股价已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事实+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英文简称COSL)是一家拥有30多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服务供应商,在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公司的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业务分为钻井服务、油井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2002年11月20日,COSL整合旗下业务,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4年3月26日起,COSL能以第一级别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 Receipt)的方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股票编号为CHOLY,大大方便了股东交易。1982年02月15日,国务院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国家石油公司,享有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油气业务专营权。2001年12月2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五家从事钻井、油井服务和石油物探的公司合并为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