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国内>>正文
李肇星看不惯洋词汇 审批总结划掉“圆满”二字
(2009-5-11 14:1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本页

资料图:李肇星 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重实效还是重外表的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聂晓阳

  离开外长这一耀眼的职位二年多了,但李肇星身上的“明星光环”似乎并未减弱。实际上,“浮名”恰恰是李肇星竭力远离的东西。老老实实说话,实实在在做事,是他内心最深处的信条。

  平民情结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透露,他在政治逆境中曾怯懦过,生活拮据时曾刻意低头看地,渴望捡到一两枚别人丢下的硬币。

  大人物也有不大之处,正是这一点,令李肇星觉得更爱这位北大老师兼山东老乡了。

  李肇星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至今悔恨不已的事情。“中学时代,有一次娘提着饭菜来学校看我,但我不懂事,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硬把她拒之门外。娘从来没有上过学,这是她唯一一次能跨进校门的机会……”

  1995年6月18日清晨,八十多岁的母亲在老家山东胶南王戈庄去世。李肇星说:“在五十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也许是幸福的。在五十多岁上成为没有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有了中学时代的这件事,李肇星终生都把是农民的后代看作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注重词源学,什么地名、人名都要问来历。他说,自己给唯一的儿子起名“禾禾”,就是为了让他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终生热爱自己的故土。

  1963年12月30日,李肇星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时,许国璋教授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在发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肇星同志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农民兄弟的优点……

  浓重的平民情结,使李肇星在考虑问题时总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有一次他因为声带息肉住院,面对良好的医疗条件,他首先想起的是曾祖母看病的故事:他的曾祖母是一位农村妇女,92岁上还给家人缝补衣服,93岁第一次用药——是李肇星替她到离村子三里路只有一名赤脚医生的公社卫生所,花一角五分钱买的一瓶止咳糖浆。当时,曾祖母喝了后说:太甜了,太贵了,别再买了。

  有一次,国内某大学研究所所长呼吁取消中医,还说指责他的人不科学。李肇星对此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说,在农村,一大半患病农民住不起医院,不少人只靠较便宜的中草药治病,“听起来吓人的学术研究,也应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在外长任内,李肇星当然有自己的专车。实际上,他的不少文章和公务,都是在汽车里完成的。但是,部长的专车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必要时,部长的腿也会“亲自”走路甚至骑自行车。他透露说,有一个周末临时加班,因为司机住得远,他就跟邻居的女儿借了辆自行车,骑了25分钟到外交部门口。

  遗憾的是,他当时顺手把车锁在外交部围墙外的一块空地上,结果自行车被偷走了。为此,他特别留意到家门口张贴的公安机关的温馨提示:千万锁好车,严打偷盗自行车的犯罪行为。他说:“这样的标语在国际上太那个了,衷心希望这种标语以后再也不需要。”

  作为部长级官员,他和老百姓一样有堵车等生活在大城市的日常烦恼。李肇星还透露说,有一次一位部长出席十七大时遇到堵车,那位部长怕迟到,就跳出车跑到会场,途中还摔了一跤。

  大约45年前,李肇星大学毕业后在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翻译班进修。那段时期,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困难,学生们吃饭都要凭饭票,有时候还吃不饱,但谁也不愿告诉外国老师。后来一位叫克鲁克的外国老师知道后,主动教他们“粮票”的地道翻译,而且安慰大家说:英国在二战后也曾供应短缺,人们要排长队领取食物。

  那时候,同班同学大都家庭经济困难,有时碰到临时任务做翻译都要到外交部行政司借西装,但行政司无皮鞋可借。有一次,一位同学到人民大会堂做翻译,一身西装,打着领带,脚上却蹬着一双球鞋。有人议论:这种打扮不伦不类,但克鲁克却为自己的学生辩护说:好皮鞋不如好翻译。

  “我一直把他教给我的做人处世的话记在心上。”李肇星说。

  平常心态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李肇星推迟了回国述职的行期,连续在美国最大的六家媒体介绍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立场,近5000名美国朋友先后写信给他表示支持。面对各方的好评,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道:“在世界面前,我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

  美国一位女教授曾评价李肇星平易近人,在美国民众中很受欢迎,“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李肇星听后颇受感动。他说,一个人最难的是平常心,在任何时候,都别以为自己是什么,有多么了不起。

  据传,某部委有一次自我考评,不少干部都写上“有时有急躁情绪”的缺点,无伤大雅,甚至近似优点。李肇星说,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这样填过表,直到后来当了外交部党委书记和部长后,“才不好意思这样应付自己了”。

  在很多文件里都喜欢用“圆满成功”这样的话,李肇星说,除了礼仪场合的外交辞令外,他一直反感这种过头话。“有的司在内部工作总结上写什么圆满完成任务,访问圆满成功。不送来看也罢,印了也就印了,再修改浪费纸张和印刷工人的劳动,但是凡是让我审批的,则统统划掉"圆满"二字。

  让李肇星比较反感的词还有“亲自”。“领导无论干什么,往往都要加上亲自、亲临,等等,这有挑拨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嫌疑”。李肇星说,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某农民亲自听乡长报告、某士兵亲临战场打仗、某同学亲临食堂吃饭等话呢?

  此外,充分、进一步、切实、丝毫、毫无、始终等词汇,在李肇星看来,都有为官样文章之虎作伥之嫌。“还有的人喜欢用排比句,不管内容是否需要,一口气堆砌三四个,有时候就显得矫情、可笑——简朴是高格调的美”,李肇星说。

  做了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工作,李肇星却有点看不惯一些洋词汇,比如“拜拜”——尤其是在充斥报章的书面语言里。他说:“中文里不是没有再见一词,不必莫须有地出洋相。对外国文化的无知,才需要崇洋,也才会有勇气表演自己的崇洋”。

  1986年,李肇星作为新闻官访问意大利,席间看到邻座一个大胖子,领带也没有扎,很洒脱,就向他问候并询问他的大名,对方很惊讶,原来那人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李肇星并没有因为没有认出这位大名人就感到难为情,他们真诚交谈,很快成了朋友。帕瓦罗蒂当时正好即将到北京演出,就提出要赠票给他,李肇星想到演出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北京,就拒绝了。事后很多朋友都说他“傻”。

  对于“傻”,李肇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学生时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后来当了外交官却常常惊叹自己的幼稚。“一位很有些名气的外国记者曾告诉我:他第一次访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觉得学了不少东西,回国后便写了本关于中国的书。后来连续在中国住了两年,却不敢轻易下笔了。”

  对于母校,李肇星的评价是“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

   真话最难

  一个周末,李肇星和同事一起进行羽毛球双打,对手是一位下属和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大约是为了不让部长太丢面子,那位下属开始巧妙地喂球,假装频频失误。女儿发现后大怒,质问爸爸:你们外交官怎能这样打球?李肇星再三道歉,并作了深刻检查。

  还有一次,李肇星下班后到一个老同事家,商量如何给他们合写的论文定稿。想到老同事有个可爱的小女儿,便顺路买了几个苹果。告别时,孩子的妈妈问孩子:叔叔送的苹果好吃吗?孩子说不好吃。大人们就引导孩子说:那么大的个儿,颜色又红,怎么会不好吃?孩子却仍然说:不甜。

  大人继续劝道:看你都四岁了,这是叔叔送的苹果……孩子抢白说:四岁,苹果就好吃吗?叔叔的苹果就一定好吃吗?看到这一幕,李肇星说,他自己忽然觉得没有勇气正视孩子的眼睛。仅仅为了几个叔叔的苹果,就把说真话的孩子弄得如此狼狈。如果是爷爷的苹果,或者是更高级长官的苹果,那还得了?

  李肇星和国际友人打了多年交道,在他看来,多交外国朋友的一个好处是:个别国内朋友会当面只给你说好听的,而外国朋友一般在谈我们的缺点时会更直截了当,甚至会稍加夸张。

  “比如,有一次陪克林顿总统访沪,他曾私下告诉我:上海的礼宾接待比中国其他几个城市先进一二十年。我问:包括北京吗?克林顿笑着颔首。他可能指上海陪同人员少,菜单短,不劝酒,浪费少。”李肇星说。

  李肇星也注意到,很多时候一个本来有些荣耀的事实被过度包装,反而显得廉价。他拿名片举例说,一位同志的名片在“副处长”职衔后加括号,注明“正处长长期不在”;一位副局长名片在括号内注明“享受正局级待遇”……而美国人的名片更加注明突出所在机构和企业,值得玩味。

  作为外交部曾经最资深的发言人之一,李肇星说,世界上最难也最受欢迎的事之一,就是说真话,把真话说清楚,说准确。“不能埋怨记者的问题偏激或刁钻。记者有提问的自由,怎么答则是你的自由。说真话的自由空间太大了。”

  有一次,美国记者问:听说你们国家进口的一架大型客机被装上了窃听器,你对此有何评论?李肇星压根没有听过这事,这时,他只能“说点尽人皆知的事实”:我们进口商品,是要付费的,我们未付款的东西,也不希望别国免费赠送。

  一度社会上频繁关注官员开会打盹的问题。对此李肇星早有论述:开会打瞌睡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他说,他小时候上课,特别是听校长和教导主任作报告,就爱打瞌睡。“年轻人觉多,听一些冗长寡味的讲话,打打瞌睡值得体谅。讲课和作报告的人都应承担一定责任。另一方面,我的经验,实在太困,打几分钟瞌睡,醒来再听,恐怕比假装认真听效果要好。”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重实效还是重外表的问题。”他说。

  谈到对自己的期望,李肇星说,他希望自己不是什么官儿,不是什么诗人,而“永远是母亲和祖国的孩子,老师和知识的学生,亲人和朋友的普通亲人、普通朋友”。

  李肇星简历:

  生于1940年10月20日。1959—1964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汕头牛田洋农场等地锻炼。1970年后,先后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等任职。1993年后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美大使、外交部部长等职。2008年就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李肇星“坏脾气”好人缘 流利英语成为利器(图)·台湾回应李肇星访台愿望:只要申请都欢迎(图)
·李肇星妙语问答 陕西日报记者拿反话筒(组图)·李肇星发言被误读 证券交易印花税早已下调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风采(图)·李肇星回应“兽首拍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李肇星:职务总会有变化 但我永远是祖国的儿子·李肇星回忆驻美大使生涯:舌战美记者占绝对优势
·李肇星儿子娶歌星千金 领导人后代不再神秘(图)·李肇星公子迎娶阎维文千金 五星级酒店大宴宾客

新 闻 推 荐

张景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推动跨越式科学发

·张景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推动跨越式科学发展(图)
·大爱无疆——纪念“5·12大地震系列报道之二(图)
·一季度,天水市蔬菜价格上涨较快
·国家开发银行领导来天水调研 柴金祥陪同
·民盟先烈遇难60周年座谈会在天水迎宾馆召开(图)
·张家川国税局一作品获国家税收公益广告优秀奖
·萧菡要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图)
·麦积区召开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邵长锋出席会议
·新村·新曲——清水县郭川乡125户村民入住新村(图)
·温利平现场办公 解决天定高速项目建设有关问题(图)
最 新 图 片
“神奇天水 陇上江南”旅游推介会在西安举行 广州飞抵日本联邦快递货机坠毁 2人死亡(组图 温家宝在辽宁调研企业生产 称坚定振兴东北不 组图:广西柳州出现平流雾奇观 北京长安街昨夜开始大修 料8月30日前完工(图 美军核潜艇和军舰相撞 反应堆未受影响15人受

 资讯快递
·李肇星看不惯洋词汇 审批总结划掉“圆满”二字
·温家宝给灾区学生回信:我深深爱着你们(图)
·卫生部关于内地首例H1N1流感病例通报会实录
·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瞒报症状 或触犯法律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视频)
·中国海军实力在太平洋仅次于第七舰队(组图)
·新疆哈密地区发现总资源量22亿吨以上大型煤田
·三岁女童翻窗意外坠楼 过路男子双手接住(图)
·黑龙江安达发生4.5级地震 楼体晃动剧烈(组图)
·毕福剑模仿小沈阳说话 与朱迅跳“滑稽舞”(组图)
·北川老县城解禁接受民众悼念(组图)
·1664点以来超900只个股翻番 83个股创历史新高
·清洁工“捡”14公斤金饰 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图)
·四川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病情稳定
·火箭99-87湖人追平2-2 姚明休战小布新高34分
·四川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 一密切接触者被隔离
·北川遗址周年祭奠 车辆排队到老县城三公里外
·公安部长批示罗彩霞事件 湖南纪委成立调查组
·陈水扁是否再度获释今揭晓 绝食恐适得其反(图)
·5月10日22时47分,黑龙江安达市发生4.5级地震
 博 客
·解放军在三城连创中
·汶川大地震失去孩子的母亲们
·常春藤:团结拼搏赛龙舟
·汶川,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
·孟宪宏摄影—市花争艳(月季)
·佟家宝:碧波斩浪(晚霞湖)
·佟家宝的个人空间:摄友
·“晚霞湖”,真叫人难以忘记啊
 播 客

·天上人间——天之水
·白歆惠薄纱短裙现身
·春晚魔术露陷一幕
·赵本山隆重登场《不差钱》
·纵贯线经典老歌串烧(视频)
·成龙陈奕迅谭晶献唱《站起来》
·周杰伦宋祖英与神秘男孩合唱
·现代舞蹈《蝶恋花》 (视频)
 娱 乐

·雪村妻子秀热裤低胸装 老公称唱得不好人靓(组图)
·毕福剑模仿小沈阳说话 与朱迅跳“滑稽舞”(组图)
·李连杰带头重走汶川路 宣布成立紧急救援联盟
·周家蔚坚拒婚前性行为 提到洪天明即封嘴(图)
·李湘穿吊带睡裙 早年床上写真曝光(组图)
·王菲穿粉衣化淡妆密会高僧 发现被拍尴尬露笑(图)
·王菲素雅白裙双手合十似圣女 主动申请唱心经(图)
·李瑞英:播《新闻联播》可能因一次口误就下岗
·童颜靓女瑶瑶入选《男人帮》百大性感美女(图)
·巩新亮长裙“盛放” 妩媚亮相百合奖红毯(图)

 社 会
·三岁女童翻窗意外坠楼 过路男子双手接住(图)
·南京一名牌大学男硕士潜入女厕所偷窥被抓
·清洁工“捡”14公斤金饰 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图)
·公安部长批示罗彩霞事件 湖南纪委成立调查组
·假“罗彩霞”毕业证书被注销 父母被警方控制
·“汗血宝马”亮相新疆 毛色金黄四蹄雪白(组图)
·成都宝马男殴打交警续:为留学海归 现已被刑拘
·男子拍性爱视频敲诈女网友被警方抓获
·四川宜宾国税分局局长花6000元嫖宿幼女被拘
·文怀沙回应质疑:感谢帮我摘掉大师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