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水务局以水利“四抓一打通”为抓手,全面落实“四个扎实”,坚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转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全力推动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实推进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民生一号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水利支撑保障。一是强化常态化监测。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性任务,持续监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和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巩固好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成果。二是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甘谷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实施,积极推动东北及六峰备用水源工程启动运营,完成2023-2025年《甘谷县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甘谷县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成功创建省级四星级水厂2处,推动农村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加快2023年农村人饮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四是强化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维护。严格落实24小时供水值班值守,加强供水管理分站管理和供水管道巡查维修,全面完成春修春检专项行动,加强水源地巡查管护和水质监测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五是认真抓好各类交办及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清单式管理,建立问题清单,挂牌销号,及时完成整改。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供水工作会议9次,巡查供水管网89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3个,维修各类供水管网问题42处,开展水质检测171次,完成水质检测报告171份。六是扎实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区移民安置实物调查、公示、确认和《水污染规划》修订并上报调查初步成果,积极争取在白龙江引水工程总干线和天水一干线增设分水口2座、设置200万m3备用水库1座。
抓实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紧紧围绕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坚持以强监管为抓手,推进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强化河长尽职履责。督促各级河长按规定频次与要求对责任河流开展日常巡查,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巡河APP数据上传达到100%以上,累计巡河6147次,其中:县级河长4次、乡级河长956次、村级河长5187次。二是持续深入“清四乱”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河湖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河湖“四乱”问题4项,打捞漂浮垃圾12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5吨,腾出占用岸线长度0.16公里,推进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是严格河湖长制年终考核验收标准。制定《甘谷县2022年度河湖长制考核工作方案》,集中利用一周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完成对15个乡镇2022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四是严格河道采砂监管。加大河道巡查频次和力度,严肃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累计巡查67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巡查河道长度2200余公里,劝阻取砂群众5人次,平整河道0.07公里,组织召开河道管理工作会议和水行政执法培训会3次、涉河涉水建设项目告诫会1次,与司法机关评析案卷2次,查处违法案件1起,罚款55740元,不断推进河道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抓实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严格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评分标准。健全完善各类资料,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省级考核天水市现场核查组甘谷县考核工作和全省第二批水行政执法创建培育示范单位创建考核验收工作。二是加强水量统一分配调度。完成全县2023年用水总量控制分配,完成2023年取水口监测计量体系项目的方案编制评审以及招标,水资源量调查分析报告的编制委托,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方案的编制招标。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制定印发《甘谷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四是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加大全县取水许可监督检查和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取水许可审批,严格按照水资源论证报告和行业用水定额对取水申请进行审批,建立取水许可电子台账,颁发、换发取水许可证4本。
抓实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措施落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认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早抓细抓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落实。一是严格履行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及时组织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印发《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计划》,全面安排部署汛前隐患排查整治、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超标洪水防御、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等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积极主动对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及时更新公示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信息,其中县级20人,乡镇45人,村级405人,自动雨量站点管护人员39人,全面保障汛期信息传递畅通。三是优化站网布局。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分析已建雨水情监测站网布局合理性,结合近年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优化调整监测站网布局,搬迁自动雨量站21个,完成站点信息更新录入、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语喷绘。四是提升监测能力。依托现有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维护单位,积极与省水利厅防御处、省级平台支持单位、市防治中心技术人员加强联系,积极对接,顺利完成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实现了一站多发功能,保证38个自动雨量、1个水位监测站上线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水情信息接收处置功能。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