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甘谷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忠平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甘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传达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听取了姚庄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情况、2022年甘谷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情况汇报;研究了2022年度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事宜。会前学习了《甘肃省标准化条例》。
孙忠平指出,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统揽,常态长效抓好“清理”“改造”“管控”“治理”四篇文章,着力解决好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品质。要不断加大农村治污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要着力抓好村容村貌提升,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着重从清洁家庭、院落做起,全面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柴草、畜禽粪污清理工作,组织动员已享受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户拆除原有不安全住房,全面清理复垦村内残垣断壁。要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各乡镇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村组分工负责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要不断提高群众清洁卫生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浓厚氛围。
孙忠平要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教育局要进一步完善惠师政策,落实强师举措,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要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要完善校长选拔、聘任、考核及后备校长培养机制,切实把懂教育、善管理、爱钻研的教育工作者选拔到校长队伍中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校长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探索建立班主任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着力激发班主任队伍的教学热情。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加强校风班风、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动各级教师思想道德与教学能力双提升。加强城乡教师合理交流,关心关爱教师个人成长,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孙忠平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先进学校、先进个人奖励力度,有效激发教育事业发展内生动力。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教师引进培养机制,通过人才引进、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招录等方式补充专业力量,着力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问题。要指导各学区、学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引领、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适龄少年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项教育政策,全面抓好学前教育资助、“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落实。
孙忠平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切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坚持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上来,充分认识抓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扛牢责任、突出实效,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搬迁任务落实。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解决的是民生问题,彰显的是多重效应。要把搬迁工作与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稳增长等工作结合起来,要与城镇化建设统筹起来,结合“强县域”行动,把搬迁工作与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相统筹,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要与实施乡村振兴统筹起来,统筹考虑群众生产、就业、创业需求,做好搬迁群众生活保障,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一定要把稳经济与促搬迁有机结合起来,在扩投资促消费上持续发力,盘活存量、深挖增量,为稳经济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