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石乡地处甘谷县渭北干旱浅山区,清溪河流域,明代设有驿站,清朝称永下里,是甘谷“北山粮仓”、“书画之乡”“草编之乡”。全乡辖25个村委,135个村民小组,6225户30680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68元。

今年以来,大石乡紧紧围绕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为契机,以城乡环境整治为抓手,以马川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示范,以安礼公路沿线的贯寺、牛川、大石、马川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带为机遇,致力于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全乡发展条件明显优化。

截至目前,马川村已实施村阵地、广场改扩建、文化长廊建设等项目,累计粉刷墙面2850㎡,补植花卉2.5万株,硬化场地1600㎡;王川村开展了庙坑治理、巷道硬化、渠道维修、村庄亮化、幼儿园建设、村阵地建设等项目,累计硬化巷道17500㎡,安装太阳能路灯64盏,新建幼儿园一处250㎡;大石镇区在永兴大道西段南侧铺装人行道彩砖1600㎡,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中心花园补栽花卉1.5万株;牛川村依托环保项目新建化粪池一座,配备车载垃圾箱9个,垃圾收集屋6座,清运汽车一辆;同时,安礼公路大石段栽植行道树7000余株,绿化道路8.5公里,全乡聘请环卫工200余人,设立垃圾填埋点25处,定期清扫清运,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下段,大石乡将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马川、大石、牛川、贯寺”四村为重点,以点带线,以线促面,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从解放干部群众思想抓起,发挥大石乡群众已有的良好卫生习惯这一优势,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培训干部,发动群众,形成“干部齐心协力、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氛围;
二是结合各村实际,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意识,集思广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持原貌、高标准起步”的原则,从整治环境入手,全力开展“五清五改”,拆除残墙断壁,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改善村庄环境;
四是建立“责任明确、挂牌消耗、领导督办、定期汇报”制度,积极探索长效化的管理机制,坚持创建与管理并重,力争将“马川、大石、牛川、贯寺”四村打造成“村容优美、生态秀美、庭院净美、生活甜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