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峰镇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村容优美、生态秀美、庭院净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基本要求,以六峰村“千村美丽”省级示范村建设为纽带,通过项目实施、财政支持、单位帮联、自主发展、培训输转等方式,努力实现“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风民俗展示新风尚、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农民生活再上新台阶、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坚持“尊重民意、整合资源、全面发展、保护生态、自力更生、统筹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实施“八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施,做强一项主导产业,美化一片村庄环境,创新一个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一系列实用技能培训,夯实一级基层基础堡垒,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特色,突出亮点,扎实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六峰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预期目标
1.户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单位帮联、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劳务培训输转、文化活动开展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问题,实现贫困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五保户实现老有所养、低保户生活得到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帮联、培训、就业、发展,户户实现“四个一”目标,即: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一门致富本领、有一项致富产业、有一名劳动力输转外出挣现钱。
2.村目标。各村实现“五个显著提升”。一是村内基础条件大力改善,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村一级自我发展水平大力提升。三是农民素质大力提高,村一级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四是村内矛盾纠纷大力化解,村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五是村内环境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六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3.镇目标。全镇实现“四美”目标。一是科学规划布局美。二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三是创业增收生活美。四是乡风文明身心美。
六峰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发展产业致富。发展无公害大蒜、大白菜和地膜马铃薯1200亩;发展双垄沟地膜玉米和双低油菜15000亩;建设花卉苗圃园500亩;巩固2万亩花椒林带,发展1万亩优质苹果;新建规模养殖村3个,养殖小区3处,发展规模养猪户20户;建设室内超市3个400平方米,新增小百货商店10个;发展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2.建设基础设施。硬化村内巷道6350平方米,配套排水渠1500米;硬化姜维大道两侧人行道1500米18000平方米;完成姜维大道西侧仿古商住楼、教师公租房街景楼建设;镇区实现集中供热站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3.保障公共服务。完成姜维大道两侧花园建设和行道树栽植1300米1500平方米;实施姜维大道两侧和东川公路、学校门口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新建村卫生室5处500平方米;完成六峰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和六峰乡村舞台建设;创建龙峪沟桥-六峰村西口文化长廊一条800米。
4.治理村容村貌。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立垃圾填埋点1处,聘请镇垃圾清运员1名,卫生保洁员5名,各村聘任保洁员50名;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户集村收镇运镇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东川公路沿线和村内主要巷道的杂物和垃圾,涂白东川公路两侧墙壁和村内主巷道墙壁800米,改造村内土坯房100户,改造土坯墙500米,涂白道路绿化树主干300棵,打造干净整洁的东川路新形象;绿化美化村内巷道6条,建小型休闲娱乐广场13处,建垃圾收集点20处,垃圾收集车每天在川道区巡回收集垃圾一次;加大庭院整治力度,教育和引导村民主动开展庭院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活动,全面提升村庄品味,推进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按照县上要求,在川道区按照现有人口(包括流入人口)人均10元的标准向群众筹集保洁费,在镇纪委、财政所进行审查审核的基础上,各村向镇上上解20%的卫生保洁费,用于清运车辆燃油补贴。对中州至六峰水厂麦甘公路段、姜维大道、姜维大道至姜维纪念馆主干公路公共卫生,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公开进行业主承包,确保主干公路得到经常性保洁。
5.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新庄村农村放映点、六峰村和牛家庄村文化室3个建设项目,加快六峰村乡村舞台建设进度,进一步强化规范农家书屋和文化共享工程管理,巩固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彻底扫除青壮年文盲,兴建金坪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关注和关怀弱势群体生活,全面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电子政务,方便群众办事,建设政法综治信息平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案件;深入推进镇务、村务和党务公开经常化;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享受民主权利并自觉履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