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天 共谋发展
——我省代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徐爱龙 白德斌
3月的北京,一年一度的盛会春天般如约而至。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前,红旗迎风招展。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上午8时20分许,我省45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陇原人民的殷切重托,步履坚定地走向人民大会堂。
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毕红珍代表被各路媒体团团围住,有外国记者对毕红珍的民族服装十分感兴趣,毕红珍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国家的盛会,我们特别愿意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来参加,56个民族,56朵花嘛!”在场的记者都被这位可爱的“80后”代表给逗乐了。
“您带来了什么议案建议?”、“您最关心什么?”面对记者们的提问,我省代表们驻足停留,面带微笑,从容作答。
今年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代表们赴会的心情一如既往,毫未懈怠。“这次会议是十一届人大最后一次会议,较之前几次,会议内容有所增加,除了常规的6个报告,今年增加了几项内容,但会期并没有延长,时间短、任务重,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开好这次会议,尽自己所能把甘肃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反映到会议上来。”周多明代表说。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内,鲜花吐蕊,生机盎然。9时整,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伴着热烈的掌声、期待的目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容走向前台,作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过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
一个个详细具体的数据真实呈现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一项项科学有力的举措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温家宝总理的话语坚定自信,灿若群星的穹顶下,春雷般的掌声一次次回荡。
作为辉煌发展的亲历者,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倍感自豪。强烈的履职使命感,充盈在每个人心中。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陈建华说:“参会10年来,我感到我们国家的经济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0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世界第二经济体,并且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基代表一脸兴奋:“今年的工作安排更加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将全国GDP总量的4%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
“作为一名农民代表,听了报告以后心里非常踏实。报告特别指出,‘三农’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我们省现在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我们更有信心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早日增收致富。”刘大江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感到很开心,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奔小康的信心。”马含岚代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长期从事文艺工作的马少敏代表听了报告以后十分振奋:“报告提出了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更多的支持政策,给我们西部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一句句贴心话语充盈着关切和责任,一条条新鲜建议彰显着社情和民意。开在春天里的盛会,就像一座桥梁,将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北京,又一个明媚之春;希望,又一次在这里升腾……
(本报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