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旱作农业发展的“甘肃模式” (组图)
(2011-11-30 8:46:15)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配图:天水在线)

  经历了又一次严重旱灾的重大考验,今年全省粮食生产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八年丰收、十年巨变。2004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连续八年刷新历史纪录;近三年,每年增加50万吨,一年一台阶,三年三大步。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像甘肃这样一个地方,由过去常年需要调入粮食,现在能做到自给有余,很不容易,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对全国实现‘八连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走出了一条非常符合自己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

  回眸新世纪以来的这十多年,我省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这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首推旱作农业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省人民,依靠科技,大胆探索,总结推广了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2009年8月,农业部在庆阳召开了16个省区市有关领导参加的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大力推广我省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省委书记陆浩在最近的一份批示中,对我省旱作农业的发展成就作了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坚持不懈地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仅成功走出了旱作农业区粮食高产稳产的独特路子,解决了降雨量偏少且不均衡地区粮食生产不稳的历史性难题。同时带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过去连吃饭问题也难以解决的地方,因为粮食稳产、秸秆利用,使畜牧业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旱作农业区一大产业,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大力推广的这项技术,是有效抵御干旱、促进旱作农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

  没有旱作农业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全省农业的稳定发展。

  我省农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受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三分山、三分沙、三分草、一分田”是全省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年均降水量仅有300毫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在长期与严酷自然条件抗争的过程中,旱作区干部群众在发展旱作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探索出了以“兴水利、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经过艰辛努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解决了长期困扰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

  但实事求是地看,我省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成为旱作农业技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旱作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省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为此又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试验-总结-再试验-再总结,对普通地膜覆盖技术进行不断改进,独创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从2003年到2005年,在全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了示范,结果令人惊奇: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半膜平覆增产都在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明,是全省人民长期实践、艰辛探索的结晶。

  一项技术革新或发明,能不能对实践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说到底,取决于客观实际的需求程度,取决于决策者的胆识,取决于推广过程中的执行力

  2007年,我省中东部地区发生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省委书记陆浩在静宁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时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良好,而用普通方法种植的玉米基本枯萎,凸显出这一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陆浩书记果断提出,在全省旱作农业区普遍推广这项技术。省长刘伟平在分管农村工作期间,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省委常委、副省长泽巴足全力配合,扎实推进。

  由此,引发了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开启了我省旱作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以优势产业为主线整合资源。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需要资金投入保障,钱从哪里来?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生产要素进行集聚,围绕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宗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整合基建投资、财政支农、科技培训、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资金,集中用于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9年各级整合投入资金近3亿元,2010年整合省级财政资金6.8亿元,在全省实施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1000万亩优质林果和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等“四个千万亩”工程。今年省级又整合财政资金22.2亿元,用于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技术推广。

  以关键技术推广为切入点集成创新。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过程中,广大科技人员对各种实用抗旱技术组装配套,把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技与农艺相结合,变单一的抗旱技术为综合的抗旱技术。根据春夏干旱、秋季多雨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秋覆膜、顶凌覆膜、垄面集雨沟播的技术路线,研制生产了一批抗旱补灌机、铺膜点播机、免耕播种机、起垄覆膜机、马铃薯播种收获机等旱作农业新机具。在技术推广中,把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等良种良法组装配套,集成运用,实现了技术集约化、简约化,使旱作区降雨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以典型示范为方法引导群众。为使农民群众尽快认识和掌握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各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旱作区进行试验示范,建立集中连片试验点,把试验区里采用全覆膜、半覆膜和未覆膜等方法种植的玉米地块放在一起比较,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组织干部群众现场观摩评比,通过看长势、比产量,统一了思想,激发了干劲,奠定了大面积推广的坚实群众基础。

  以强力推动为手段加快推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省委书记陆浩对旱作农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安排部署、多次批示,经常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指导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长刘伟平曾6次主持召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现场会,及时研究解决推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尽心竭力扶持旱作农业发展。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全省统一部署,加强督促检查,从农户到村、到乡镇、到县市区,层层上报落实面积。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面积超常规发展,由2008年的289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070万亩,三年扩大了3.7倍。

  对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一半、亩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的甘肃来说,旱作农业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

  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而产量增加了近5倍。特别是近三年,总产迈上900万吨、950万吨、1000万吨三个大的台阶。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粮食生产的春旱问题,改写了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种植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广种薄收的格局正在改变。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中东部旱作区玉米优势产业带和马铃薯种植、加工流通产业聚集区。全省农作物夏秋比由2007年43:57调整为2011年的36∶64。进入全国玉米种植大省行列,成为第16个超过千万亩省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投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在全省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用四年时间在全省旱作农业区的38个县市区实施新修梯田500万亩。同时制订了全省“十二五”梯田建设专项规划,再发展梯田750万亩,进一步提高旱作区农田基础地力和抗旱减灾能力。

  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步伐加快。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改变了长期形成的落后种植方式。特别是玉米种植与牛羊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了全省农牧业有机结合和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推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循环农业的发展。这是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标志。

  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种植,饲料资源大量增加,为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这一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省委书记陆浩敏锐地洞察到这一重大变化,发表《甘肃农业的重大转折》文章,指出“随着旱作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和草食畜牧业的逐渐兴起,甘肃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又一次战略性转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全省养牛10万只以上、养羊100万只以上的50个牛羊产业大县,给予重点扶持。2010年牛羊产业大县饲养总量分别占到全省牛、羊总量的73%、88%。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自然条件多样、资源禀赋差异大的实际,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了马铃薯、草食畜等产业的发展规划,出台了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六个办法,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和产业带。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等5个产业和产品居全国第一,苹果、瓜菜、花卉制种等10个产业和产品居全国前列。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特色优势产业种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一半以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为了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省上出台了扶持办法,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3705个,增长7.7%;已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06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53个,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近1300万吨。

  循环农业稳步发展。旱作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如今,“种玉米-养牛羊-建沼气-废渣还田”、“农膜生产-使用-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等模式,已经在旱作农业区普遍推广。在一些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解决群众生活用能问题。近几年,我省农村沼气用户以每年10万户的速度在增加,累计建成100万户,成为全国农村沼气发展最快的省。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全省“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旱作农业的历史性成就,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拓展了农业外部的增收空间。近三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14.3元,同比增长25.1%,增幅创十年来新高。

  旱作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我省农业发展的新辉煌。


相 关 新 闻

·全省旱作农业秋覆膜督查组赴麦积区督查工作(组图)·全市旱作农业秋覆膜现场会在武山县召开(组图)
·天水市发展旱作农业“提质扩优”的启示(组图)·甘肃省秦安县发展旱作农业的实践与启示(组图)
·麦积区旱作农业全膜覆盖项目通过省委省政府验收(图)·甘谷县:推广旱作技术 实现增产增收(组图)
·天水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应用通过验收鉴定(图)·旱作农业技术成为秦州粮食增产的“助推器”(图)
·省政协调研天水市粮食规划旱作农业区实施情况(图)·省政协调研组赴清水调研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情况(图)

最 新 图 片
甘陕签署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陆浩刘伟平会见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一行(图) 甘肃特大校车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数官员被停职(图)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11月7日至9日在金昌调研(图) 新闻出版总署与省政府签订促进甘肃出版业发展协议 中央宣讲团在甘肃宣讲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组图)

 甘肃新闻
·旱作农业发展的“甘肃模式” (组图)
·甘肃省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张掖区域中心库开建
·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 贯彻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省委组织部就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实施意见》答问
·白银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甘肃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出台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甘肃校车事故 提四要求
·武威今年有望引进招商资金300亿元
·徽县部分职工血镉异常原因查明
·省政协主席冯健身近日在武威调研
·甘肃省乡村医生按新农保待遇发放养老金
·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发言摘登
·碌曲县郎木寺景区成为甘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图)
·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候选人事迹(图)
·关于王永前等5名候补委员递补为委员的决定
 文化历史
·作协主席铁凝谈写作与做官:主席并不是权力符号
·辽宁发现罕见大墓 填补辽西“古国”历史空缺(图)
·媒体发布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组图)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拍出1.3亿 创其拍卖纪录
·美国国务卿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历史真相(图)
·徐悲鸿画作《九州无事乐耕耘》以1.5亿起拍(图)
·斯大林对中共认识转变: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1988年北京首次选美纪实:内部评出却从未公布(图)
·林彪被选定为接班人后为何仍不满意?(图)
·李克强同志的知青岁月:插队“帝王之乡”(图)
·胡乔木:毛泽东对张闻天怨恨较深
·揭秘: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组图)
·邓小平谈毛泽东:1957年以后错误越来越多了(图)
·张国焘叛逃始末:面见蒋介石时奴颜婢膝
·斯大林时期苏联大清洗:苏共一半成员被逮捕
 博 客
·佟家宝:天水人的秦腔情结(图)
·陇上人家:通往大山深处(图)
·李凤旗:摄影 我一生的精神伴侣
·大地湾人:乡村见闻(组图)
·城市猎人:金秋“花石崖”(图)
·牧云:我从草原来(组图)
·秦野:初冬时节天气暖(图)
·丁晓刚:天水民生十二相(图)
 播 客

·被蚕食的母亲河
·视频:央视寻宝走进天水(下)
·视频:央视寻宝走进天水(上)
·名城古韵 流光溢彩
·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
·秦州大宅门(三)
·“唱响中国”获奖歌曲(音频)
·秦州大宅门(二)
 娱 乐

·徐冬冬演绎性感女星魅力 湿身诱惑展傲人上围(图)
·哈文北京密会赵本山 御用编剧称剧本已成型
·大腕拒上春晚:宋丹丹个人问题 朱时茂伤口未愈
·金马红毯众女星斗艳 徐若瑄高叉裙郝蕾秀深沟(图)
·媒体称电视剧限插广告或致植入广告大增等结果
·亚姐泳装出席淘汰记者会 江华傅明宪任评委
·歌星红豆因猥亵儿童再次被判刑 获刑四年不上诉
·陈佩斯:收到春晚总导演哈文邀请 确实没时间去
·港媒拍陈嘉桓遭两男星揩油 陈浩民微博回应(图)
·山东潍坊冬日街头现比基尼走秀(组图)

 社 会
·农民免费送40万斤萝卜 市民顺带挖走数万斤红薯
·小孩生病住院欠费 一家四口裸体步行求助(组图)
·台商自斩手掌报案称被抢劫 入境前购买巨额保险
·河北一女子欲摆脱官员包养遭威胁 无奈实名举报
·地产商落网将几十官员拖下水 官商联手大发横财
·“赶走小三”生意火 侦探公司靠窃隐私断婚外情
·安徽舒城孕妇被碾死挤出婴儿 孩子暂无生命危险
·辽宁凤城一校车侧翻致35幼儿受伤 车辆实属私车
·山东聊城纪委正调查艳照门 涉事院长被双规(图)
·歌手红豆猥亵9名儿童再入狱 法院披露案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