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如厚答记者问
人民防空,一个曾因“深挖洞、广积粮”而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战备工作,如今开展情况如何?和平年代为什么还要开展人防建设?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人防工作?带着这些问题,在纪念《甘肃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白德斌采访了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如厚。
记者:现在是和平年代,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还要加强人防建设?
刘主任:人民防空作为国防的组成部分,既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又是遏制战争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人防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准备,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民防空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战时,而且在平时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而开发的各种人防工程,具有良好的平战结合功能,既有利于人民防空的长期准备,提高国家的整体防护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开设餐饮、旅游、商场、仓储、车场、医院、娱乐等经营设施,为繁荣市场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刘主任:省人防办是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省政府主管人民防空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分平时和战时。战时的主要职责有:掌握空中敌情,发放空袭警报,实施灯火管制,组织指挥群众进行疏散和隐蔽。组织指挥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进行防空袭斗争,消除空袭后果,协同有关部门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平时的主要职责有:负责《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开展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组织指挥建设、通信警报建设,组织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和技能。开展人民防空平战结合工作。
记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如何支持人防工作?
刘主任:人民防空工作是一项全民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发改、国土、建设、规划、人防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主动参与城市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计划和报建联审工作,民用建筑的建设单位要按照人防法的要求修建防空地下室。重要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重要经济目标的建设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立项时,要听取人防部门的意见,项目建设要符合人防的要求,已建成的,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制定应急抢险抢修方案。人防主管部门建设通信、警报网所需的电路、频率,邮电部门、军队通信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予以保障;城建、公用、卫生、公安、邮电、交通运输等部门要组建群众防空组织,进行经常性的专业训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开展人防教育;城市的街道、社区要与疏散地的乡、村对口帮扶,加强疏散基地建设。
记者:盖楼为什么要建防空地下室?
刘主任: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保存战争潜力和有生力量的需要。防空地下室建在楼房底下,出入方便,而且一般都位于城市人口稠密区和繁华地区。一旦遭受袭击,楼上人员及附近群众可迅速就近掩蔽,可以大大减少伤亡。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增强楼房稳定性、提高地面建筑防灾抗毁能力的需要。高层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后,加强了上部建筑的整体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能有效减轻地震的危害。盖楼房建防空地下室能够增加使用面积、节省地皮。同时也可开发利用,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如何加强新时期我省人防工作?
刘主任:我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防建设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防发展相对滞后,面对现实,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意识,创新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当前,我省人防工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一个强化”,强化人防法律法规和国发4号文件的宣传贯彻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防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推动“两个促进”,促进人防“结建”政策的全面落实,促进人防工程设施设备的开发利用。三是提高“三个能力”,提高狠抓人防各类项目的能力,提高解决人防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用足用活人防政策的能力。四是坚持“四个结合”,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人民防空与防灾救灾相结合,应急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五是形成“五大体系”,形成安全高效、地上地下的人防指挥体系,布局合理、质量优良的人防工程体系,完善齐备、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精干过硬、反应迅速的专业队伍体系,规范标准、保障有力的人口疏散体系。六是实现“六个一目标”,建立一个机构健全、运转协调的人防管理体制,建设一个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各级领导集体,建立一个立足本职、争先创优的工作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和谐相处、共同奋斗的干事创业环境,培养一支想干能干、充满活力的干部职工队伍,树立一个廉洁高效、科学发展的甘肃人防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