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在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全面做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
本报兰州3月27日讯(记者 王宇兴)今天下午,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各级政府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加快农业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应、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认真抓紧抓好。
徐守盛说,由于农业基础差、抗灾能力弱、比较效益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我省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多。虽然全省总体上实现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粮食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仍然比较低,粮食生产与供给的压力仍然很大。今年在农业和粮食生产上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年初严重的雪灾和低温冻害给春耕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面对新的情况和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把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
徐守盛指出,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事关全省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做好今年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这次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最近,省政府在研究粮食生产时,提出了“保面积、保总产、保安全、保供给、保增收”的思路,就是要围绕粮食总产超过800万吨这个目标,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布局,落实惠农政策,不断增加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实现高产优质,全面促进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具体讲,要加大耕地控制力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从当前的实际看,也就是必须保住全省3800万亩耕地的红线不动摇。各级政府都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甘肃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规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要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提升农业和粮食生产水平。各市州要按照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围绕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积极引导农业和粮食生产向优势产业、优势品种、优势区域集中,努力提升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水平。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制度,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当务之急是要在全面推广旱作节水、优良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控和机械化耕作等四项技术的基础上,加强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建设,提高小麦等常规良种生产、加工和包衣统供能力。大力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等先进实用、增产增效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地力培肥技术、机械化耕作技术和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要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省政府将成立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通过多方筹集,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经费,最大限度地实现粮食优质、高产。
要搞好产销衔接,确保粮食供应。徐守盛强调,民以食为天。农业和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明确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利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稳定和提高播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要完善政策,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将各级政府出台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将惠农政策转化成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热情。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市州、县区的政府一把手要为粮食问题负总责。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履行职责,全力支持农业和粮食发展。
副省长陆武成主持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