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已经实行了7年的“五一”黄金周将于明年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新的法定假日,这是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初步方案中规定的内容。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的纷纷议论。当日,记者就“五一”长假到底何去何从采访了部分市民,从大家的反映来看,绝大多数人表示强烈挽留“五一”长假,并认为应在保留长假的基础上增加传统节日为假日。看看甘肃人对此有什么“想法”……

资料图片
景区:游客期待长假存在
天水旅游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马雪萍表示,每年“五一”期间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旅游季节,取消“五一”长假不仅会对景区客流量造成影响,而且也会让游客错过最佳出游的黄金时间。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李萍告诉记者:“如果取消‘五一’长假,相信很多游客会感到惋惜,从今年我们对游客在长假期间的旅游满意度调查来看,游客的满意度很高,游客还是很期待长假的。我认为保留黄金周并多加几个节日为假日既可以分流游客,减少文物的承载压力,又满足了市民旅游需求,能很好地拉动经济增长。”
市民:希望多一点休息时间
兰州某私营企业职工高先生对取消“五一”长假的说法非常不赞同,现在的都市生活工作中,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工作生活太紧张,压力也太大,我们很需要长假去彻底地放松一下,如果‘五一’长假取消了,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章向东也连连叫苦:“有3个长假平均分配在一年当中,我们可以每隔四个多月就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放松一次,如果只保留两个长假,过完春节还要等七八个月才能到‘十一’长假,这也太漫长了吧!”
专家:以后假期会越来越多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三北认为,保留3个长假,并增加传统节日应该是比较合理科学的方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充足的休息放松时间,同时也肯定了长假存在的价值。甘肃省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处处长何效祖也表示,虽然现在最终的调整方案还未确定,但是不管“五一”长假是否取消,国家都会从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出发,老百姓的假期会越来越多,休假方式也会越来越好,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商家:商业势必要“受水”
起初国家将“五一”定为长假,主要是为公众延长休息时间,而现在“五一”长假已被逐渐改称为“五一”黄金周,寥寥几个字的变化中,不难看出长假已在公众心目中被镀了层“金边”。而作为这层“金边”最大受益者之一的商家们认为,缩短甚至取消“五一”长假的做法,会使商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水”。张掖路步行商业街某品牌服装专卖店李经理表示,每年三个长假许多单位都会或多或少地为员工发放过节费,长假期间商家都有不少效益,如果没了长假效益也会减少。他透露该专卖店在长假期间的日销售额要比普通假日多近三成。
宾馆:住宿业受影响最大
长假促成了旅游业的发展,也给宾馆住宿业带来了不少商机,每逢长假各个城市的宾馆总是最抢手,由此带来的收入非常可观。面对“五一”长假要被取消的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宾馆负责人觉得兰州的旅游资源本来就欠发达,宾馆主要靠长假期间的游客来维持全年经营,“五一”长假一旦被取消,对兰州的宾馆住宿业影响将是最大最深远的。
医生:长假有助缓解压力
“现代都市人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在一些30岁左右的白领阶层中出现许多猝死现象,这样的情况往往需要较长的假期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裴医生从医学角度讲了她的看法。她举例说,国外的一些心理医生每工作半年便会有长达半年的休假,这样医生总会以良好状态提供更好的就诊服务。此种情况虽是特例但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在国内这种机制可能还不宜推行,但起码应该有正常长久的法定长假来保证大众的健康状况。兰州晨报记者李林娜崔雪茜
课题组负责人:黄金周无论存废 前提要保证休息权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黄金周是存是废,休假制度改革的前提必须是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
取消“黄金周”,休息权丧失?
蔡继明说,目前,关于“黄金周”制度改革的争论已经更多地从经济层面转到了劳动者休息权保护层面。很多人之所以坚持保留“黄金周”,是因为国内不少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迫于“黄金周”制度的存在,不得不在“黄金周”期间为员工放假,如果取消了“黄金周”,一些劳动者的休息权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这种观点,蔡继明认为,人们需要明确的是“黄金周”制度的改革思路不是要减少劳动者的休息日总量,而是要在全国法定休息日114天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目前的“集中度假”改为“分散度假”,目的是让劳动者能够更好地休息。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类是个体私营企业(含外资企业)。前者一般能尊重劳动法规定,给员工放假。而个体私营企业在“黄金周”期间放假的不多,即使放假也很少放满7天。
因此,认为取消“黄金周”就无法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节’与‘假’分离的长周末制度比较切实可行”
蔡继明指出,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和民众需要,推行“节”与“假”分离的长周末制度比较切实可行。
所谓“节”与“假”分离,是指规定固定节日为法定假日,但放假的具体时间却不安排到当日,而是与周末放在一起连休,从而形成“长周末”。这一制度已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推行。
按照蔡继明的设想,可以将每年的“五一”和“十一”所在周固定为长周末。即每年的“五一”和“十一”这两天如果不是在周五,就改在周五休息;如果在周六或周日,就增加周五为休息日。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周五、周六、周日连休的长周末。
同时,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通过对2007年至2036年这30年间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的日期考察发现,这30年间有17个清明、17个端午、15个中秋、17个重阳排在周五、周六、周日、周一这4天上,也可以形成不固定的长周末。
在这些长周末,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时间和消费时间,既保证了假日经济的拉动作用,又避免了集中度假消费的弊端,同时考虑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蔡继明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在每年的年初将全年长周末的放假安排下发到各地,借助行政手段来保障长周末制度的顺利实施。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步月 11月7日专电)
链接· 新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
黄金周:“五一”黄金周法定假日从过去的3天变为1天;“十一”黄金周法定假日保持不变;春节黄金周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
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各放一天。
全年休假:按公示草案:双休52天×2=104天一日假期元旦+中秋+端午+清明+五一=5天黄金周2×3天=6天共计115天。
按以往制度:双休52天×2=104天一日假期元旦1天黄金周3×3天=9天共计114天。
延伸·国外休假制度简介
瑞典:提倡自愿脱离岗位休假瑞典提倡在职人员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假。根据该国2002年开始试行的自愿休长假制度,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假12个月的员工,可以在休假期间领取85%的失业保险金。
法国:一年1/3时间在度假法国《劳动法》规定,正常工作满1年后,就可享受5周的年假,除年假及周末两天的休息日以外,法国人每年还有11天的法定假日———元旦、“五一”、国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战日以及6个宗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