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定西>>正文
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侧记(图)
(2019/8/24 9:13:16)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千年药乡走向国际舞台

——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侧记

  8月23日,“一带一路”上的中医药论坛在陇西开讲,来自国内外的诸多嘉宾在论坛上进行了交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嘉宾云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凝神静听。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齐兴福

金秋陇原逢盛会,“千年药乡”迎嘉宾。8月23日,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陇西县盛大开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00多名医药界嘉宾欢聚一堂,共同追寻五千年岐黄之术的仁德济世之路,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良策,共商中医药产业振兴大计。

与首届药博会相比,本届药博会透露出的“国际”气息更浓,国际化程度更高,“千年药乡”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全省现有中药材资源2540种,其中大宗道地药材30余种,特别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五朵金花’,种植面积、产量、出口均居全国前列。”——本届药博会开幕式传递的这一信息令人振奋。

我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之一,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振兴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提振中医药文化等方面构建了多维度的战略布局,获得了“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两个全国唯一的“国字号”品牌发展平台,为甘肃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定西为核心,辐射带动陇南、河西等地区的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90万吨,年交易量120万吨,交易额230亿元,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省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吸引了众多国内中医药产业“巨头”落户陇原大地。近年来,广药集团、天士力集团等著名药企先后在甘肃投资兴业。首届药博会上签约总额达39.52亿元的39个合同项目,开工率已达82%。本届药博会,主办方精心筛选的112个中医药产业项目,再次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国内开花,国外更香。近年来,甘肃中医药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在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岐黄中医学院8个、中医中心6个;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甘肃中医药企业累计在海外注册中成药品种96个。去年全省中药材出口2051万元,中成药出口3553万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开幕式主宾国致辞环节,匈牙利副国务秘书史迪兹·齐盖蒂用一句非常经典的中国古诗句形容中匈两国之间的传统医药交流。他说,匈牙利是欧盟第一个接受中国医学学位的国家,欧洲孔子学院有三所院校涉及中医,其中一所就在匈牙利。距离不是问题,匈牙利政府将尽一切努力深化中匈友好关系,促进两国传统医药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

“医行天下,药通世界。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甘肃在中医药领域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既属于勤劳朴实的甘肃人民,也属于海内外各界朋友。”副省长何伟说,甘肃将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药为媒、对话世界,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务实合作,加大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更多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健康服务,加快推动中医药从甘肃走向世界,为推动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贡献“中国处方”“甘肃力量”。

【专家声音】

陈冯富珍——擦亮中医药这张“国家名片”

“对于推进全面健康覆盖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探索出了一个中国式解决办法。”8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陈冯富珍说,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全民健康覆盖,但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中国致力于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持续深化医改,从15年前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享有医保,到现在医保覆盖率达到95%,较好地防止了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其中,中医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十分符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中国政府以中医药为重要卫生资源,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之路。这条中国特色之路,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助于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有助于建立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财政可持续保障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值得国际社会学习借鉴。

如何在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陈冯富珍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传承和创新发展,走现代化和标准化之路,提高质量标准和整体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中医药这张“国家名片”;二是坚持协同发展,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积极沟通协作,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双轮”作用,中医药行政部门既要聚焦人民健康需求,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局面;三是坚持开放发展,将中医药融入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发展自己,造福世界。通过中医药这一独特载体,促进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专家声音】

李斌——中医药产业迎来大好机遇

“当前,中医药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8月23日,出席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与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服务和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欢迎,中医药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李斌说,甘肃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深厚。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支持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立足甘肃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与甘肃省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我们一定要借助国家级药博会这个大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要求,有效宣传和推广中医药优质资源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李斌希望甘肃省能以药博会为契机和平台,借助中医药产业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全力培育壮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中医药“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努力开拓中医药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推动甘肃中医药振兴发展。

【专家声音】

于文明——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健康扶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8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结合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绿色、道地、高质量”的主题,就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于文明认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高站位谋划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同时,要坚持传承创新,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

“中药材质量好,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才会好,中医药临床疗效才会好,中药产业才会高质量发展。”于文明说,要突出质量优先,提高中药质量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为目标导向,提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价值作用。

于文明认为,甘肃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应该充分发挥好这一地域资源优势和历史禀赋,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交流合作,着力把中医药打造为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抓手。

【专家声音】

黄璐琦——破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十条建议

中药材生产供需不平衡;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的现象严重;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推广应用不充分,生产水平落后……近年来,中药材生产供给侧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难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8月23日,参加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给出了十条“锦囊妙计”:

一是以需求侧变化为导向,开展供给侧改革,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种植,避免任意扩大种植;二是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监管平台,形成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监测服务机制,构建全国统一权威的中药材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信息数据系统,以产销信息大数据为依据,指导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三是优化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鼓励在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优先发展道地优质药材,限制中药材盲目引种;四是加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倒逼产业升级,逐步完善优质优价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五是针对中药材不同需求市场,研究建立分类质量标准,从而扩大中药材需求量和使用范围,缓解可能到来的巨大的中药材库存压力;六是加大中药材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确保优质种源的持续稳定供应,通过种苗供应的调控,调节种植面积和产量,防止中药材生产供应过剩;七是加快培育现代化中药材市场体系,降低交易和市场流通成本,通过质量追溯系统建立,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八是研究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调节市场供需;九是研究建立中药材的平准基金,通过对中药材市场的逆向操作,达到稳定中药材市场的目的;十是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提高中药材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速国际化进程,形成知名品牌,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摄影相关图片
清水青皮核桃开始大量销售(图) 秦腔公演《出汤邑》掠影(图) 天水在线“蔬菜宝宝”(图) 天水在线是这样报道“武山菜博会 第28届中国西交会在固原开幕(图) 武山“浆福”酸菜大量上市 武山“金豆角”托起贫困群众致富 武山豆角,高原夏菜,天然好菜(图 我最喜欢吃的蔬菜就是武山豆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