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在定西市视察旱情指导春耕生产
——“调整结构科技抗旱是我省抗旱的正确选择”

2月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刘伟平深入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察水窖、看墒情,指导抗旱春耕生产工作。
水,笔画如此简单的一个字,在人们心中却无比珍贵。特别是当干旱成为一个地区的“习惯”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
定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十年九旱”这句话甚至变成了“十年十旱”。这并不夸张。
“去年入冬以来,全省旱情持续蔓延,老百姓有没有缺水?土地能不能播种?”这些问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十分关切,也迫切想到定西去看看。
2月11日早上7时30分,兰州市区的路灯还没有熄灭,陆浩已经乘车赶往定西。和他一同前往的还有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
“决不能让一户群众断水。”
山、地、树……共同构成了一幅油画,但却只有单调的土灰色。虽然车在飞快地行驶,但窗外的“景色”却没有太多的改变。
透过车窗,陆浩看到了这一切。
沿着弯曲公路,车驶进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一下车,陆浩就急切地询问村里的干旱情况。
这个村和定西大部分地方一样,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几乎没有有效降水,地里的干土层达10厘米。
在村民景小军家门口,陆浩看到一口水窖,径直走了过去。
“水还有多少?”陆浩问。
边问边弯下腰往窖里看,因为凭肉眼无法判断到底有多少,于是陆浩拎起一旁的水桶,缓缓地伸进水窖。
一米,两米,三米……陆浩摇了摇绳子说:“到底了。”说着便要把水桶往起来拉,在景小军的帮助下,打上满满一桶水。
陆浩不顾冰冷,伸手捏住浸在水里的那段绳子开始丈量。“大概有两米多,不到三米。”他说。
“水还有半窖。”景小军说。
陆浩放下水桶,问身边的定西市干部:“这里是川区,看来饮水暂时没有问题,山区有没有饮水困难?”
“山上有,有些群众严重缺水,我们现在组织拉水给他们。”定西市的干部回答说。
陆浩听了点了点头,然后郑重地说:“你们要准确了解每一个乡、每一个村、每一户的情况,打开每一口水窖看一看有没有水?决不能让一户群众断水。”
陆浩说,我们要采取措施,确保饮水。在当前旱情还在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一定要把人畜饮水作为重中之重,不能发生断水的情况。特别是山区的水窖少,用水量大,要特别关注,一旦出现缺水,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及时拉水、送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严峻的旱情让人揪心,但也有一些让人感到欣慰的事。比如面对大旱,群众并不心慌;比如“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在抗旱中发挥了奇效……
在南川村,陆浩踩着干土块走进一块地里。“这块地的相对湿度是35%,属于重旱,也就是说如果现在种就什么也长不出来。”一位农业科技人员说。
望着这块干涸的土地,听着科技人员的介绍,陆浩一脸凝重。
但就在这块地的旁边,有一块薄膜覆盖的田地,与这块地有着明显的不同。
陆浩知道,这是应用了“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土地。“全膜覆盖的地怎么样?”陆浩关切地问。
农业科技人员拿起湿度测量仪,在薄膜覆盖的地上进行了现场测量,“含水量8.3,相对湿度52%,适宜种植。”
听到这样一个结果,陆浩脸上露出了微笑。
一块干旱,一块保墒很好,两块地虽然紧挨着,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种植条件,其实不仅是种植条件,两块地的产量也大不相同。
村民景小军说:“覆了膜的苞谷一亩能产700斤,没覆膜的也就300多斤,要是遇上干旱,就什么也没有了。”
陆浩说,甘肃干旱缺水,所以多年来旱区干部群众始终在不断摸索一条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路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就是在实践中总结改进,最终形成的,可以说是引领了一场旱作农业的革命。
当了解春旱年年有时,陆浩说,调整结构是根本途径,要适当压缩春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面积,保证全年粮食稳定增产。
虽然遭受了无情的干旱,但群众都显得很镇定。
陆浩说:“那种遇到干旱就发慌、离家讨饭的历史已经结束了,现在就是要坚持把调整结构、科技抗旱这个我省抗旱的出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把抗旱放在心上,多想办法。”“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定西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五至八成。”“目前,全市受旱总面积695万亩,其中重旱49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
“我们已经向46个乡镇应急拉水2000多吨,解决了6万名群众的饮水问题。”
……
上午10时许,陆浩听取了定西市的抗旱工作汇报,一个个数字,陆浩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在这个时候,每一个领导都要把抗旱放在心上,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陆浩说。
陆浩说,去年入冬以来,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减少,我省中东部地区旱情严重。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及时部署了抗旱和春耕生产。定西市也启动了应急响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抗击干旱。但旱情还在进一步发展,各地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准确细致地监测旱情,细化部署和预案,明确责任,确保每项措施都落到实处。
陆浩说,抗击干旱,要多措并举,多想办法。农牧部门要继续研究旱作农业新技术,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科学抗旱。水利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旱能力。财政等部门要保障抗旱资金和物资,把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发放到位。通过努力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把损失减少,而且要实现今年初所确定的农业发展目标。(甘肃日报 记者白德斌 吕建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