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享有“中国当归之乡”美誉的岷县,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天价”当归,即市场上的一等当归干货每公斤高达120元,平均价格每公斤达65元至80元,从去年年底至目前,岷县当归创下了历史上价格最高的年份。
记者走访了政府部门、药材市场、加工企业、种植农户等,调查了解,以探究当归价格上涨的原因。
据岷县有关部门2006年的统计数字,岷县去年种植当归10.76万亩,产量1.8万吨,总面积占全国的25%,全省的40%。岷县现有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大户371家,年加工各类中药材饮片2万吨左右,占中药材市场总产量的40%,其中当归饮片加工量占60%。据有关资料推算,全球约需当归总量2.2万吨左右,岷县当归饮片占全球总需求量的54%,在国内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岷县现已成为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大县,是全国当归主产区。但由于当归历年价格较低,主产区面积逐渐缩减,是当前当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自1998年到2006年的近10年时间,当归价格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价格每公斤在8元至10元徘徊,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常年跑当归收购的赵文斌告诉记者:“3年前,1公斤当归收购价是5元钱,当地梅川、茶埠一带药农认为种植当归不划算,种植热情逐年降低。随着青壮劳力大量外出打工,加上当归种植技术要求高,在家的老弱病残大都不愿种当归。”
然而,当归市场的潜力巨大,近十年间,当归需用量逐年增加,在药用、食疗、保健、化妆品等范围内广泛应用。岷县经过多年打造中药材品牌,强化当归基地建设,使该县当归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GAP基地认证,获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通过“岷当”绿色食品认证、甘肃省无公害产地认证等一系列认证,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此,岷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和鼓励药农种植当归。在十里镇曹家村,集中连片的千亩当归葱绿一片,规模壮观。村民们忙在地里除草、耙土、田间管理,陈勤科对记者说:“当归种植投资大,今年镇政府给我们每亩补助4公斤地膜、4公斤专用肥,补偿120元,同时进行技术指导。我种了多年药材,2005年、2006年由于天旱绝收,如今政府支持,我还是种当归。”
目前,市场上当归库存量小、需求量大,也是当归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据岷县农牧局中药材办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当归需求量约5万吨,其中食用1万吨,出口销量1.8万吨,药用近2万吨,国内主要药材市场玉林、湖南、成都、亳州、安国等地的当地销售量都在5000吨以上,使主要销售地需求缺口约6000吨。而岷县、会川两大集散地当归陈货2006年初库存仅为3000吨,各大药库和贩运大户手中的存货很少,几乎零库存。
记者采访的岷县永康泰中药材加工厂,往年收购当归100吨,去年仅仅收购了60多吨,都已全部销售一空。在岷县顺心河中药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由于当归库存少,好几个车间都停工。公司人员介绍,往年的这个时节,300多名季节工忙着加工当归饮片,今年只有100多人加工生产。常年跑广州、深圳市场的副总经理景浩对市场很是慎重:“目前当归库存下降,但企业还能维持正常生产。虽然当归市场炒得很高,但也不能高价多进货,根据下游深加工企业的需求进行订单生产。”
据了解,由于当归价格上涨初期,国内玉林、安国、亳州等地药材市场出现当归产品掺假销售的现象,导致药厂不敢大量进货,而大量从产地岷县直接采购,使产地交易更加火爆。同时,当归主产区自然灾害,2005年岷县当归遇晚霜危害,造成减产10%以上,2006年当归主产区岷县、宕昌、渭源等县,七八月间出现1个月的高温干旱,而后受暴雨、冰雹袭击,使2006年当归减产20%。造成了当归货源少、市场俏货的势头。
当前,距今年当归收获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市场上的当归价平均价还是每公斤60元至80元,3月下旬曾在岷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出现当归小幅下跌,市场开始盘活,一些小贩将部分库存量开始出货。但由于各制药厂都需要原料投入生产,当归价依然居高不下。据业内人士预测分析,若今年当归产量稳定,市场缺口有所缓解,新货一旦上市,当归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