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的灯光照亮红军征程
常 生 荣
被誉为红军长征命运重大决策地,和红军北上抗日加油站的哈达铺,位于宕昌县城北36公里,腊子口东南66公里处。地处岷山东路的丘陵川坝之中,海拔2千多米。在红军到达这里的时候,哈达铺是一个重要的商镇。
红军哈达铺最重要的是几件事:一个是知道了陕北有根据地;一个是红军进行的修整和物质上的补充。一个是帮助当地建立了地方政府和党的组织,建立了地方武装民兵。

根据习主席关于研究西路军的指示,这几年由于疫情,我在家乡靖远,详细地参观了红军在打拉池,靖远和会宁活动的地址,并且研读了西路军向张掖高台行经的路线。并沿着这个路线行进,对红四方面军一些战斗过程作了考察。
当我们到了哈达铺的时候,宕昌县的领导,带着一行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们还请了最好的解说员给我们讲解。并说宕昌是三种文化,叫绿色,红色,和古色。古色就是指的古宕昌国,红色当然就是红军经过了这里。绿色是这里风景优美,是个康养的好地方。这里有著名的风景区官鹅沟。
宕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人居地,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这里。公元307年(西晋永嘉元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了宕昌国,一直到北周,历时259年。
红军到了哈达铺,毛主席让人到街上找一些报纸,找到了一份大公报,是中华民国1934年9月13日的,在这个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势。”这个消息透露了,在陕北还有红军存在,有革命根据地,并报告了红25军团徐海东,也向陕北行进,这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对艰苦卓绝的二万里长征的红军来说,有了很明确的去向,那就是陕甘革命根据地。

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5年哈达铺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宕昌气候多样,资源富集。全县有127万亩森林、125万亩草场,中药材种类达692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有红军北上抗日加油站,红色圣地哈达铺,还有国家自然风景区官鹅沟,有古朴神秘的宕昌古国遗址。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红军在甘肃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在甘肃停留的时间最长。彭德怀在迎接红24方面军到陕北时,就在靖远县的打拉池,待了48天。而且西路军就是在靖远组成的,从虎豹谷渡过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的。原来决定的是在打拉池会师,实际上最重要的高级领导人,就是在打拉池会师的,包括朱德,张国焘,彭德怀等,是在打拉池会师的。会宁会师,只是小规模部队会师,是一个象征性的会师。当然也是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在会宁举行会师。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1,2,4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先头部队。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铺。 22日上午,党中央在毛泽东、张闻天同志的住室召开会议,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当天,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作和整编问题的报告。毛泽东讲道:“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消息,陕北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接着,将一方面军一中央军委直属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支队,又称陕甘支队。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兼政委,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

当时,红军经过长途跋涉。将士们极度虚弱,红军总政治部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给每人发一块大洋,以便改善生活。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是李维汉,也就是总政群工部的前身。当地丰富的物资,及便宜的物价,红军地方工作部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加上当地民众的劳军活动,使红军给养得到了补充,迅速恢复了体力。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撤离哈达铺。1936年8月9日,按照中共中央西北局,制定的《岷洮西固战役计划划》,井实施东进,突破敌人渭河防线胜利北上。
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大草滩、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各军进抵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根据中央关于高速出陕甘交境地区,建立临时根据地的指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哈达铺发布发动《成徽两康战役》的命令。11日,红二方面军全军分左、中、右三路向成、徽、康地区开进,实施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二方面军东进后,哈达铺地区复由红四方面军驻守。

10月4日,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最后撤离岷县地区,由哈达铺、理川,闾井、锁龙一线过渭河北上。从8月9日至10月4日,红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地区活动,近两个月时间。在此期间,红军在哈达铺休整体力,筹集粮饷,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打土豪,反恶霸。扩大红军队伍,建立地方政权,建立了45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和一支2000多人的哈达铺游击队。
1935年8月20日,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毛主席指出红军主力应向东向陕甘边界发展,不应向黄河以西进军。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毛儿盖会议是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的继续和深入,对于明确红军主力发展方向,起到积极作用。在俄界会议上,主要解决了张国焘的问题,在行动路线上,决定还是要与向苏联方向行进,依托苏联建立根据地。
到了哈达铺,对于在俄界做出的行动方向的决定,已经有了改变方向的意向,非常具体的行动路线,还没有完全形成。在从哈达铺向通渭行进的一个星期当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按照得到的信息和情报,经过了深思熟虑,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向陕北行进。因此,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哪里落脚的重要地方,它是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在这里红军得到了物质上的补充,和体力上的恢复修整,红军队伍也得到了扩充,保证了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
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让我写字,我写了个“万古英名”。是说红军万里长征,留下了万古英名。还写了“加油站”三个字,注明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加油站。还给县领导写了几幅字,由于没带印章,我感到是急就章,我并不满意。回到陇西,我又重新写了一遍,盖好印章,托陇西的有关人员送到了宕昌。
作者简历:
常生荣,籍贯白银市(靖远县)现为平川区,196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办主任、原解放军总装备部通保部政委、全国双拥办公室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