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镇地名故事
一、甘泉镇的由来
甘泉镇是古秦州著名的东八镇之一,境内有甘泉寺、春晓泉、双玉兰堂、杜甫草堂、赞公土室、龟凤山、云雾山等诸多景点。
甘泉镇内有一泉,名为春晓泉,因其水质甘美,清凉甜醇,故称为甘泉,甘泉镇由此而得名。
二、甘泉镇的历史
据《秦州直隶州新志》载:“马跑泉东南二十里为甘泉寺镇,有甘泉寺,泉在寺中厦下,一名春晓泉。”又记:“佛殿中有泉涌出”,“东流入永川,甘水极盛,旱不竭,冬不冻,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号甘泉寺。”每逢农历四月八浴佛节前后,远近游人纷纷而至,饱览兰花琼枝,流连忘返。
《北道区志》记载甚详:唐代就建有太平寺,寺内有著名的“双玉兰堂”。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时游历寺院,并留《太平寺泉眼诗》1首: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鱼美胜牛乳。
三、甘泉镇与诗圣杜甫的故事
公元759年7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秦州,历时三月有余。在秦州期间,杜甫曾数次在甘泉古镇所辖的甘泉寺、西枝村、东柯谷等地驻足,并兴起了寻置草地、寓居甘泉镇的念头,于是一口气写出了近十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一路走去,他以诗人坚韧高贵的态度行吟于陇原,给世人留下了110多首著名的陇右诗。
甘泉镇,也因这甘泉寺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