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坦然(生卒年不详),字居易,清代秦安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路坦然考中乡试副榜,但他放弃了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清顺治八年(1651年),福临亲政,朝廷诏加恩贡,路坦然考取贡生后被任命为湖北襄阳县丞,因为能干擢升为真定府同知,驻守在赤城堡。赤城堡士兵与居民混杂而居,民风凶悍强劲,路坦然为此设立三老,教育百姓守礼仪、懂谦让;同时,拿出自己的俸禄开设学宫,教化民众。此后,赤城民风渐变,百姓也懂得了礼仪谦让。不久,路坦然代理保安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着手清理积案,释放无罪入狱者30余家。因在保安政绩卓著,路坦然被朝廷升任为福建延平府知府。延平府所辖的沙县一些刁民常常聚众为盗,有司不能禁止,就建议州府把他们当作反叛朝廷的贼民剿灭。路坦然认为此法不妥。他亲自到沙县县衙调查了解实情,并亲自教化那些所谓的刁顽之民。他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对聚众为盗的首恶分子严惩不贷,对盲从的百姓则通过教育开导让他们仍旧回家种地。延平府治地有杨时、李延年、廖明德、朱熹四先生祠,祠庙因年久失修已经颓废,祭田也被人侵蚀得不剩多少。路坦然在延平期间,不仅修缮了坍塌的祠堂,清退还了被蚕食的祭田,而且又寻访到四先生的后裔,责令他们负责祠堂的祭祀。后来,路坦然辞官回到了家乡。一生著有《读易心得》《拟请尊先贤有子疏》等文稿。其子路道庸由监生考授通判,但没有去任职,以善书闻名一时。其孙植楟为举人,植松、植檀都是贡生,植桧也擅长书画。重孙路天基,考取举人后任平凉教谕。他性情平和,很有德操,且精通音律,擅长鼓琴。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