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刚(生卒年不详),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他的七世先祖申屠嘉,在西汉文帝时任过丞相。
王莽篡位时,申屠刚避地河西,然后转入巴蜀,在陇右、巴蜀之间往来20余年。隗嚣割据陇右,并以天水为中心扩展势力范围。当时公孙述在蜀地称王,隗嚣有投靠公孙述之心。申屠刚劝谏道:“将军本无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诚奉顺,与朝并力,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但隗嚣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叛汉,归附公孙述。
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光武帝刘秀征召申屠刚入朝。临行之际,申屠刚再次上书隗嚣:“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他再次劝谏隗嚣归顺东汉王朝,但隗嚣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东汉,申屠刚被任命为侍御史,后擢升为尚书令。有一次,光武帝想外出巡游,但申屠刚认为陇蜀尚未平定,天下兵争甚多,不宜巡游宴饮。他力谏不听,就在光武帝出巡之前,俯身车前,用自己的头顶住御驾的车轮,刘秀遂放弃了巡游。
史籍记载申屠刚时有“质性方直”之评价,从劝谏光武帝出巡的这件事情来看,此论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