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生卒年不详),字元固,敦煌广至人。其家世显赫,曾祖父盖进曾为汉阳太守,祖父盖彪为大司农之职。盖勋起初被推举孝廉,后为汉阳长史。
中平元年( 184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借军务之便盗窃资财数千万,盖勋多次劝谏,左昌非但不听,反而恼羞成怒,让盖勋屯驻阿阳(张家川一带)以拒贼锋,同时还想寻找一个出兵不力的罪名来加害盖勋。但盖勋却在阿阳非但没有战死,反而屡立战功,这使左昌找不到把柄来报复他,此时叛将边章、韩遂等攻据金城,杀郡守陈懿。盖勋劝左昌营救,但左昌没有同意。后边章率兵南下,将左昌围困在了冀城(今甘谷)。面对危局,左昌束手无策,只得急召盖勋从阿阳出兵相救。因左昌无道,此时盖勋军中的其他将领均不愿意驰援冀城。盖勋便以监军名义厉声呵斥,将领们无奈,只得跟随盖勋前去救援左昌。冀城解围之后,扶风宋枭代替左昌做了刺史。宋枭认为边民之所以多处叛乱是由于缺乏教化的原因,便想多以《孝经》之类的儒家典籍在边地传播来解决问题。而盖勋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他还以春秋时期“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位”的史实与其进行论辩,但宋枭仍执意为之。后来,朝廷发诏书诘责了这个事情。
盖勋在多年坚持与叛军作战的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时候。一次,他率军在狐槃(今天水藉河流域一带)与叛军作战,叛羌精骑来势迅猛,盖勋虽竭力指挥部众死战,但敌众我寡,士卒多死。此役盖勋虽已身受3处重伤,可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被敌军俘获。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在劝降无果的情况下就将盖勋送还了汉阳。刺史扬雍为其忠勇气节所感动,遂上表朝廷,推荐盖勋做汉阳大守。当时汉阳兵乱多年,庄稼歉收,百姓无以为食,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盖勋到汉阳后就多方筹粮,赈济饥民。在官粮还未运到之前,他就先拿出自己家中的粮食赈济,使上千人得以度过难关,活了下来。
盖勋在离开汉阳之后,先后任讨虏校尉、京兆尹等职。灵帝对盖勋信任有加,曾有“恨见君晚”的感慨,每有军国密事,灵帝都要召盖勋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