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生卒年不详),字纪明,武威姑臧(甘肃武威)人。是西域都护段会宗之从曾孙。段颎少年时便熟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等。
东汉时期,陇右、河西等地羌人多有反叛。延熹年间(158~ 167年),段颎两度出任护羌校尉,累破西羌、东羌、先零羌等,战功累累,为保障陇右、河西的社会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建宁元年(168年)春天,段颎带兵在甘肃庆阳一带与先零羌作战,他“被甲先登,士卒无敢后者。羌遂大败,弃兵而走。追之三日三夜……余寇四千落,悉散入汉阳山谷间”。对于散入今天水一带山区的羌人,朝廷先用招抚的方法,让冯禅出面招抚。但是段颎认为羌人必然会复为强盗,遂做好了充足的军事准备。羌众溃散以后,果复聚射虎谷(天水市西南)为患,段颎分兵堵守各个河谷出入口,欲一举灭之,不再让其分散奔走。
为此,段颎做出了详尽军事部署。他遣千余人于西县(秦州区天水镇)结木为栅栏,广20步,长40里,阻挡住了羌人逃跑的主要道路。又分遣部下7000人,衔枚夜上西山,穿堑结营;遣司马张恺等将领率3000人上东山安营扎寨。羌人发觉后,段颎对他们形成合围之势,遂强攻西山突围。此时段颎自率步骑顺河谷进击,司马张恺也从东山进攻,羌人败却而走。段颎率兵追至穷山深谷,斩其主帅以下近2万人,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帐等物不可胜数。冯禅所招降羌众4000人,段颎把他们分别分置在了安定、汉阳、陇西三郡,于是天水境内的东羌祸患悉平。
在平定羌族的反叛中,段颎表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史书记载,他率军“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骡驴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四十四亿,军士死者四百余人。”以很小的代价获得了胜利。同时,段颎兼爱士卒,“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所以将士临战时皆愿随其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