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天水籍作家秦岭的8篇散文入选假期阅读自测题
(2019/7/23 14:36:10)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编者按】作家秦岭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的大量散文曾被北京、广东、四川、山东、天津、甘肃等20多个省市用于中学语文试卷中的阅读分析试题或学生精读范本,有的被用于大学相关学科测试。“假期阅读论坛”从秦岭先生的散文集《宿命的行走》《眼观六路》中精选了语文测试使用率较高的8篇散文佳作,并附试题。其中多数文章的素材、内容与甘肃或天水有关,现予以转发,与假日里的广大中学生和家长朋友们分享。

日子里的黄河

秦岭

  ①“日子,就是一担水。”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我闻到了烟火味儿。

  ②小时候,我不懂。“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河与日子联系起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花白胡子的老人说:“其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哩。”

  ③至今想来,这句话意味深长。中国的乡村,到处都有龙王庙。求水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跪成一种无与伦比的虔诚和渴望。在红烛的火焰和紫香的缭绕中,庄重、慈祥、平静的水龙王,俯瞰众生,目光里蓄满了母亲才有的表情,她身上倾注了芸芸众生对河流的崇拜和念想,她是龙,也是水。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黄河水,一种宗教般的庄严,在我内心驻留、伸展、蔓延。

  ④我有理由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超越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文化空间,同样超越了黄河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黄河用上百万年的耐心和胸襟,轻轻拥揽了西北、中原、华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苍生尽在她温情的怀抱里。

  ⑤沿着黄河走,我发现,黄河对人类精神的浸润和人类心灵对黄河心悦诚服的接纳,早已成为一种双向力量。假如,百万年前中国西部的地质变化没有为黄河的诞生提供可能,那么,谁来给我们提供一担水的意义?黄河流域的掌心里,到底还有多少超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遗存,至少当下无从得知。也许,我们真的只是领受了黄河文明的一角。置身历经千年风霜的殿堂和古柏,耳闻经久不息的钟声,我们只知道,历史刚刚从史前向殷商走来,从秦汉向唐宋走来,从明清向当下走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⑥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条又一条黄河的支流,跨越时空,奔流不息。每一条支流都是每一担水的合计,都是去黄河那里“赶集”。在黄河沿岸的乡村,你侧耳谛听,一定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那是屋檐水的声音,也是黄河的声音,更是父老乡亲血管里的声音。她最终在华北汇入苍茫的大海,带去的,是这片土地的表情。

  ⑦少年时代,我一度迷恋西方哲学,但有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我不敢轻视中国哲学,因为有一条河,它叫黄河,是一首叫哲学的诗。”诗?我的耳畔,顿时响起先秦以来黄河两岸的低吟浅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⑧每一句艺术的经典,都是日子的投影。在我心灵崖畔的视野里,古人和今人的艺术联系、传承,根脉如此密不可分。那史前人类遗址中陶罐、陶瓶、陶盆上镌刻、描绘的符号,那用简单的线条、笔画对河流、鱼虾、白云、牲畜、狩猎、祭祀的表达,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中的雕塑、壁画……那一刀又一刀,一笔又一笔,一画又一画,分明是一支支反复吟咏的民谣,民谣里蓄满了所有关于日子的歌。这些歌,伴随着黄河的涛声,经久不息。当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子,那不就是一曲几千年的黄河大合唱吗?

  ⑨一直在想,在中国,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也许,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母亲,哲学家给出的是精神,政治家给出的是人民,美学家给出的是气质,历史学家给出的是传统……一位农民却这样回答我:“风水。”我的理解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土壤与地貌,体现了农耕文明更多的特征,“河东河北”密不透风的高粱,既给黄河儿女以日子,同时也为黄河儿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天然屏障。“黄河在咆哮”,那是对敌人的怒吼,也是对儿女的召唤。

  ⑩毋庸讳言,近百年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创造时代文明的步伐要远远比黄河流域快,这得益于现代工业、海洋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源头不会变,风水轮流转”,这不光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变与不变之间,人与自然的作用力,可以海枯石烂,也可以沧海桑田。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歌词:“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我在黄河流域考察农村饮水现状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农民肩膀上的一担水,那,还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清冽的水吗?那分明是稠泥浆。有个不争的事实是:黄河瘦了,近几十年来,曾频频断流。一条条排污管道,像罪恶的大炮一样伸向黄河。

  “保卫黄河”,半个世纪前的黄河儿女面对敌人发出的呐喊,犹在耳畔,只是,如今黄河的敌人隐藏在哪里呢?要我说,就在我们自己的日子里。信不信,一担水的日子里,什么都看得出来。

  三十年前,黄河两岸流行着一首叫《黄河源头》的歌,其中的歌词是: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

  多像我的一个梦啊!梦中,我变成了那位牧马的汉子,手里拎着酒壶,沿着黄河行走,马蹄悦耳。不远的擀毡房里,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在为我歌唱……

  就这样策马而去,不愿醒来。

  (选自201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作者为什么认为花白胡子老人的话“意味深长”?(4分)

  2、请简要分析第④段表达上的特点及其效果。(4分)

  3、文中第⑧段罗列了众多艺术作品,有什么作用?(4分)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一担水的日子里,什么都看得出来”。请谈一谈你从本文中看到了什么。(6分)

渭河是一碗汤

秦岭

  当我相信它是一碗汤时,我已离开了它,却从此有了故乡。

  “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这是初中时从课文《梁生宝买稻种》里读到的一段话,一种感同身受的强大气息吸附了我,但随之而来的文字仿佛又把我推开:“渭河春汛的鸣哨声,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增高起来了。”罢了!活该自作多情,像这种与河流有关的信息,怎会与我有关呢?儿时远离河流的干旱之苦,让我对形同传说的河流天生敏感。第一次知晓,传说中的渭河,原来真是在人间的。

  始知渭河,源自少时读《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河,指黄河;渭,指渭河。渭河居然与黄河齐名,该有多长,有多大啊!

  我忍不住向一位学长求证:“渭河,离我们这里远吗?”

  “远着哩,真正的渭河在陕西,那是大地方,能不远嘛。外边很大,咱这里很小。”

  “那……陕西在哪里?”

  “没去过。”学长反问,“你以为课本里的渭河就是咱这里的渭河啊?”

  逻辑似乎是:陕西、甘肃各有一条渭河,两者本不相干。尽管这样的答疑明显带有对我的不屑,却让我意外获知,甘肃原来也是有渭河的,这让我宿命地感到自己作为甘肃人的局限和迟到。后来在天水读师范,得悉不少甘谷、武山、北道的同学家在渭河之畔,这让我好奇得不行。陕西的渭河无缘一见,“家门口”的渭河无论如何要一睹真容的,不为梁生宝,为自己。1987年,我和甘谷同学李文灏相约去十几公里外的北道看新落成的渭河大桥,我没有告诉他我内心的秘密:我的目标不是桥,是一条河:渭河。

  “家门口”的渭河果然很大,比故乡山脚下的耤河大多了。我问李文灏:“这条河流向哪里?”

  “大海。”

  这样苍白的答案,他也说得出口。百川归大海,海再大,岂能大过期待与内心?

  “我指的是下一站。”

  ……

  人间就一条渭河,它的根系,它的枝干之始,它的血脉之源,不仅在甘肃,就连发源地也在天水眼皮子底下的渭源县,渭源渭源,可不就是渭河的源头嘛!而我们村子距离渭河的直线距离,不到二十公里。当再次重温渭河两岸有关伏羲女娲、轩辕神农、秦皇汉武的种种传说、典故、民谣时,渭河突然变得更加陌生了,就像失散多年的爷俩突然路遇,更多的是惶恐和局促。原来世界并不大,别人拥有的太阳,也在我们东边的山头升起,别人拥有的月亮,也照样在我们树梢挂着。

  仿佛一觉醒来,我在渭河的远与近、大与小和它与生俱来的神秘里流连忘返。难道渭河刚刚从渭源鸟鼠山奔涌而出,就是这等八百一十八公里的长度、十三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并横穿八百里秦川从潼关扑入黄河吗?非也!五百万年前,如今的渭河流经之地,居然是黄河古道,黄河从兰州向东,经鸟鼠山继而东行。从新生代开始,造山运动让秦岭抬升为陇中屏障,迫使黄河一个华丽转身蜿蜒北上,经贺兰山、阴山由晋北顺桑干河入大海。再后来,由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隆起,黄河转而南下直奔潼关。一位地理学家告诉我,黄河、长江的源头拥有很多天然内流湖泊和高原冰川,万千支流多有涵养水源。而渭河不是,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它的源头恰恰在“定西苦甲天下”的西部最干旱地区,它一路走来,途经甘、宁、陕三省的八十多个干旱区县,拾荒似的玩命汇集从沟壑崖畔之下眼泪一样的一百一十多条支流,而这些支流大都不是地下水,而是从天而降的星星点点的雨水,他们伴随着季节而来,伴随着闪电与雷声而来,伴随着大地的渴望与喘息而来……

  我信了这句老话: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实质上是“渭河之水天上来”。

  沧海桑田,没人知道黄河到底改道多少次,但渭河始终伴它风雨同舟,一往情深,像搭在黄河肩头的一袋面。

  “其实,渭河就是一碗汤,喝上,啥都有了;喝不上,啥都没了。”

  关中农民的这句话,似曾相识,我又一次想到了梁生宝。

  一条河,一碗汤,真的不用过多解释其中的含义,看看农耕以来渭河流域的灌溉情况,至少一半的答案在这里了。汉武帝时期修建的龙首渠,从地下贯通如今的澄城和大荔,使四万余公顷的盐碱地得到灌溉,年产量增加十倍以上,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首创。而截至二十世纪末,关中地区类似性质的灌溉工程,万亩以上的灌区近一百一十个,自西向东基本连成了一片。皇天后土,有一口水,就有一株苗,就有一缕炊烟,就有一碗汤,就有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指望。

  有生命,就有创造。在甘肃的渭源、陇西、武山、甘谷、天水一带,到处都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潼关一带,半坡遗址、炎帝陵、黄帝陵、秦陵、乾陵、秦始皇兵马俑星罗棋布……渭河给我们提供的强大信息量到底被我们捕捉、寻找、获知、理解了多少?它像谜一样在着,也像谜一样不在。那样的年代,我不在,我爷爷也不在,但我爷爷的先祖爷爷一定在的。还能说啥呢,那些河流的子孙,一代代地没了,走了,先是一抔黄土,再后来,了无踪迹,就像这世间他们根本没来过,也没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我好想说错了,他们留下了我,我们。

  渭河流到如今,早已瘦了,皮包骨的样子,到底相当于过往的几分之几和几十分之几,我没了解过。当风光一时的“八水绕长安”的曼妙景致只能在梦中去感受时,当“宋代从岐陇以西的渭河上游采伐和贩运的木材,联成木筏,浮渭而下”的壮观只能从史料中寻觅时,现实的渭河,会让你肝肠寸断。

  “渭河干了,咱就没汤喝了。”一位陕西农民告诉我。

  这些年,一个汉字紧紧攥紧了我这颗单薄的心,这个字叫“济”。“引滦济津”是因为天津没水了;“引黄济津”是因为滦河没水了;“引长济黄”是因为黄河没水了,“引汉济渭”“引洮济渭”是因为渭河没水了……我去过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引汉济渭”工程现场,高超的现代工业技术把莽莽秦岭山脉从根部洞穿并延伸九十八公里,然后利用二百公里的管网,把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水一分为二引入关中平原,汇入渭河……应约撰文,我迟难下笔,后来想到的标题竟是两个字:血管。

  血,与其说受之于父母,不如说,受之于一碗汤。

  大地苍茫,耳边仿佛传来故乡的声音:“娃,喝汤来——”

  (选自201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渭河是一碗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文章中提到“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实质上是‘ 渭河之水天上来’”,你认为“渭河之水天上来”有什么含义?(3分)

  3、下面三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9分)

  A、渭河流到如今,早已瘦了,皮包骨的样子,到底相当于过往的几分之几和几十分之几,我没了解过。

  B、文中应约撰文,我迟难下笔,后来想到的标题竟是两个字:血管。

  C、大地苍茫,耳边仿佛传来故乡的声音:“娃,喝汤来——”

云端上的村庄

秦岭

  天,拎着村;村,踩着云;云,罩着崖。万丈悬崖下的大渡河大峡谷中,一个来自天津的男人步履匆匆,那是我初来乍到。

  我像极了从云端不慎飘落到大地的一只眼睛,回望来处,唯见苍穹一线,白云悠悠,却不见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会是胜利村人的故乡吗?

  当地文友问我:“你在找啥子?”

  “云端上的村庄。”

  “其实,所谓‘云端上的村庄’,听着充满诗情画意,说穿了就是典型的‘悬崖村’,咱小凉山一带有很多,成千上百个呢。至于胜利村旧址,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天气,肉眼是看不到的。”

  初闻“云端上的村庄”,应该与早先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有关,记得当时我正在天津的家中看电视,荧屏上惊现这样的画面:村子在云端若隐若现,峭壁上凌空垂挂着长长的藤梯,崖畔上镂刻着窄窄的石阶,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可这次到了大渡河大峡谷金口段,我才知道当年的胜利村比阿土勒尔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云端里的胜利村,海拔高达1600米。当地人说:“人掉下去,就像从天上掉下去一样,不沾一根草。”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李白。

  “老鹰茶,茶老鹰,

  香飘万里留客人……”

  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山歌声,如丝似缕,优美婉转。一定是从胜利村新址传来的吧。靠近村口,迎面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峡谷第一村”八个大字。这才知道,胜利村早先是叫道林子的。我的步履难免迟疑,天津的朋友曾提醒我,他20年前和驴友不远千里下川西,曾攀爬过好几个“云端上的村庄”,从谷底到村庄,来回平均至少三天时间。很多乡民与世隔绝,刀耕火种,表情木讷,见到不速之客,目光里蓄满了戒备和质疑。

  绕过大石碑,一条开阔整洁、弯度如弧的主街道扑面而来,两旁是几十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风貌建筑群:民居,超市,旅馆,文体活动中心……白墙青瓦,廊檐飞翘,阁楼竞秀,古朴中洋溢着时尚,雄浑中饱含着风情。小巷时见小桥流水,门口多有桂树浓阴,院内常常鸡犬相闻。各种石砌、木搭的花圃、围墙,玲珑雅致,风格迥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刻有“耕读传家”“孝义治家”等字样。街道中央的文化广场上,三位美丽的彝家姑娘,身穿崭新、漂亮的彝家服饰,正在介绍这里的老鹰茶:“先生,喝杯老鹰茶吧。”

  我问:“一杯多少钱?”

  “咱自产的,不要钱,只要你们外边人常来做客就行。”

  其中一个姑娘告诉我,她们几位并非云端上下来的移民,但她们所在的公司认准了胜利村得天独厚的旅游前景和发展商机,专门在这里开发老鹰茶。云端上尽管环境恶劣,却非常适宜种植老鹰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却上了云端,几年功夫就扩大了几千亩,行销省内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的果儿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不用问,进村之前听到的山歌,一定是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尝了一口老鹰茶,果然是味中有味儿。

  蓦然回首,发现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雕,内容展示的是当年胜利村人背着背篼在云端上艰难攀登的画面。正面题有四个大字:云端遗民。石雕背面镂刻一行小字:这里的人们来自悬崖绝壁的云端之上。一位老人正在给游客讲故事:“我们来自云端,来云端之前,湖广是我们的家乡……”瞬时,一个比老人的口气更要苍凉的概念重重地撞了我一下:湖广填四川。

  突然接到天津驴友的电话:“你替我爬一趟云端吧。”

  “可是,云端的村庄都下来了。”

  “看来,我只有亲自去了。”

  这话让我一头雾水。出得村来,山歌声再度从风中传来:

  “汉家人彝家人,

  都是云端采茶人……”

  山歌,居然是从云端里传来的。

  (选自 2018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胜利村人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从修辞角度)

  (2)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从描写角度)

  3、第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简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4、文末“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语意丰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金果的味道

秦岭

  ①那年的巴黎之夜,主人端上来的一盘苹果。轻尝,颇多回味,妙不可言,便认定此味只属于异国他乡,可主人却用法语说:“这种叫金果的苹果,来自中国平凉。”满座一时哗然。

  ②其实位居六盘山东麓的平凉距我的老家天水并不远。三十多年前,我曾有过一次去平凉的华亭煤矿拉煤的经历,“六盘山上高峰”“关山度若飞”的迥异确是领略了的,但压根儿就没有见到一颗什么金果。幸而从天水带了几个苹果去,稍慰跋涉之渴困。目击之处,黄土裸露,庄稼惨淡,土坯茅草房稀稀疏疏,与传说中的所谓“陇上旱码头”、古“丝绸之路”重镇、“西出长安第一城”大相径庭,如今突然冒出一种名扬海外的金果来,这样的脱胎换骨经历了怎样浴火重生般的华丽转身,不免让人好奇。

  ③有一年,平凉方面委托我代邀京城文化名流造访,我给从维熙、崔道怡等文坛前辈卖了这样的关子:“一起去吧,那里有金果。”初以为,金果谓之“金”,该与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的“金三角”有关吧,或者,完全为了图个金字招牌。可是重返平凉,现实完全颠覆了我的偏见和记忆。

  ④从平凉的崆峒、泾川、崇信、华亭、静宁、庄浪、灵台诸区县一路走来,昔日的源峁丘壑、古道旱川早已被苍翠的绿色轻揽重抱,一望无垠的青波绿浪时而像飞瀑直挂梁峁,时而像大江奔流谷峪,时而又像湖泊蓄满平川。近前看时,红色的苹果垂垂累累,锃亮如釉,浓郁的果香在初秋的风中久弥不散。这是一种完全久违的味道;这种味道与记忆中的平凉无关,却与现场的平凉有关。它似乎在用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以金丝般的坚韧和晶亮把记忆和现实缜密地缝接起来了。

  ⑤平凉人说:“金果的味道,就是崆峒山的味道,云崖寺的味道。”这一山一寺,皆驰名中外的平凉名胜,平凉人显然是为了证明人文历史和时代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联系,就像一棵树,树上纵有果子万千,而根,永远唯一。

  ⑥后来的几天,大家前往中国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故地采风。平凉人再叹:“老先人们如果能尝到金果的味道,就好了。”

  ⑦“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我这样回应。

  ⑧回到我生活的天津,我把重返平凉的感受讲给在津的平凉籍友人李杰听,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意思似乎是,金果本该就是平凉的味道,而平凉的味道,只是经历了一番岁月之后,重新回到了前台。

  ⑨这让我想到了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如今的梯田又变成了金果田,假如,那层层梯田是一双双凤眼,它们在看谁?是一张张芳唇,它们在告诉你什么?也是巧了,那年平凉金果博览会借助对口帮扶的平台移师津门,筹委会负责人王奋彦告诉我,金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平凉已成为全甘肃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有几个名头,似乎在证明这种意义,譬如,金果不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中华名果”,还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金果的味道,由此悄然提升了平凉整个果蔬业的品格、风度和姿态,为了这一天,平凉人整整打拼了三十年。

  ⑩有位诗人信口吟来:“此一味分百味,百味合一味是也!”怎分怎合?纵有千般妙句,岂能解它得开?那晚,我用金果招待几个天津朋友,思绪却无由地重返那个巴黎之夜。金果仍然是金果,而个中滋味,岂止果香一缕,一缕果香呢!

  香,是用来回味的。也是那年吧,忘了是在静宁还是庄浪,一位四五岁的农家小姑娘捧上一个硕大的金果,说了三句话,却只有两个字:“你吃。你吃。你吃。”小姑娘金子一样的表情纯净而专注,一双小手像是捧着整个的金秋,或者,捧着关陇大地金子般的民谣。从维熙先生大受感动,把小姑娘抱起来。“咔嚓”,记者赶紧按下了相机快门。

  几年过去,我终于为这张珍贵的照片取了个名字:金果。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4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段写我对平凉“三十多年前”的记忆,与下文“我”再到平凉的所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平凉的华丽转身。

  B.“也许,先人们每天都在品尝这种味道哩”与“平凉的味道,终于回归了”,这两句话都含有平凉的味道古今没变之意。

  C.文章写庄浪的金果以及产生的品牌效应,从点上展现了平凉人为过上幸福生活而打拼的经历,体现了平凉人的奋斗精神。

  D.文章以“金果的味道”为线索,既写了我到平凉的所见所感,也写到了平凉的历史人文及名胜,凸显了平凉丰厚的文化内涵。

  2、文章开头从那年的巴黎之夜吃金果写起有什么妙处?请简析。(7分)

  3、文章最后,作者以“金果”命名“珍贵的照片”,这样命名有何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7分)

高高的蓑衣岭

秦岭

  像极了未曾启封的天书,一层层摞起来,便成了高高的蓑衣岭。

  大巴蹒跚而上,一如被起重机缓缓吊上了浓密的积雨云。蓑衣岭被浩渺的雨雾束之高阁,悬!随时都会栽入四川盆地的样子。原本要在这里眺望大瓦山主峰、俯瞰大渡河远景、领略彝寨神韵的,可五米开外天地不见,唯有巨兽般呼啸的山风,嗖嗖的,夹带着初夏渐暖时节罕有的、刀子般的彻寒和肃杀,似要围歼所有的不速之客。我朦胧中摸到了两块一米见方的、镌刻着繁体字的石碑:一碑曰:蓑衣岭;另一碑曰:蓝褛开疆。落款时间:民国三十一年。

  “嗡”地一声,这是古人的泣血文字扑入我记忆的巨响。《左传?¤宣公十二年》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意指坐着柴车,穿着破衣裳开辟山路。《史记?¤楚世家》又云:“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失,以共御王事。”古人绝不会想到,当年的历史表达,千年后会成为蓑衣岭的标识和象征。碑文背后的故事是:日寇侵华时,陪都重庆岌岌可危。民国政府为了对接滇缅和中印公路,支撑驼峰航运,决定打通川康天然屏障,修建乐西(乐山到西昌)公路,于是征调川康彝汉“蓝褛”乡民20余万,从1939年到1940年两年的时间,修建了这条长达525公里的“天路”。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因饥饿、疾病和劳累造成3万多人伤亡,平均每公里死亡8人,可“蓝褛”的民族,却从此有了浴火重生的通道。

  彝族朋友告诉我:“蓑衣岭海拔2800米,雨雾天气占到90%,这里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蓑衣岭像古人的一个设问,而乐西公路,像是专门用来回答的。历史和现实的风雨同时呈现,我却无法做到完美的一问一答。尽管,“蓝褛开疆”更像一次启蒙,或者,一次唤醒。

  在蓑衣岭停留不到半小时,我已浑身尽湿,我明白这样的大山为什么叫蓑衣岭了。“蓝褛”们可以蓑衣加身,可蓑衣岭自己的蓑衣,除了雨雾,还是雨雾,雨雾如铜墙铁壁,可它分明有呼吸,有目光,有直觉,有语言。到底是什么语言呢?比如:你这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我本能地开始了轻轻的抚摸,抚摸一个比牛腰还要粗至少三倍的大石碾子——据说这种质地坚硬的石碾只有用大渡河里的巨石才能雕凿而成。当年平整路面的时候,至少需要20多个“蓝褛”汉子才能拖动。也是当年,红军曾在大渡河畔的泸定桥绝处逢生,一路北上。虽然此刻望不见大渡河,而石碾子在着,它把大渡河特殊的气质、气味、气场从大地带到了高高的蓑衣岭,叩问苍天,像一只睁着的眼睛。

  我下意识地自问,我这是抚摸蓑衣岭,还是抚摸大渡河?是在抚摸过去,还是抚摸当下?不到百年,所有的奇迹原来并没有停止过。我脚下的2000米深处,有一条由北向南的钢铁大动脉,那是1958年到1970年历时十二年建成的成昆铁路,如果说乐西公路被雨雾呵护在历史的帷幔之中,那么,成昆铁路则像大山躯体内的虎踞与龙盘,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轮又一轮扶贫攻坚战,则成为彝汉老百姓与自然、与命运博弈的时代乐章。大巴从蓑衣岭盘旋而下,我沿途看到了这样的标识:大瓦山红豆杉产业扶贫基地、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老鹰茶产业扶贫基地……

  在一个易地搬迁后的彝家新寨,彝族朋友东南西北指给我看:“那里,看到了吗?有云的地方,曾经是我老家;那里,对,瀑布的顶端,曾经是阿伦叶丹的家。”

  无论怎样指引,我总觉得他的指头是朝天上的。

  “云深不知处”。可就在那云飘瀑挂的万仞之巅,彝人曾经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下山靠树藤绳索,种田靠刀耕火种,围猎靠弓箭刀叉。顺着手指的方向眺望,我屏息静气,“恐惊天上人”。但我还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今的山洼处、小河边、竹林中,一片片层层叠叠、崭新鲜亮的“醉美彝寨”拔地而起,像彝家人眼里神圣的转转花,蕴蓄着浓郁的复古意味和时尚的审美意趣。比如被誉为“水墨画卷”的顺河村,飞瀑四周环绕,水车缓缓旋转,石阶错落有致。可谓村在画中,画在村中。在村文化中心的“农家书屋”,我居然发现了自己的散文集:《眼观六路》。

  “我又要‘开疆’啦。”彝族朋友问我,“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当然明白的。在蓑衣岭,他就告诉过我,他本来要去山下新建的一家水电站工作,但现在想法变了,正在考虑与汉族朋友合资,在蓑衣岭建一个旅游观光点。

  “可是,高高的蓑衣岭,啥也看不见啊!”

  “其实您眼观六路,啥都看见了。”

  大渡河畔,我捡了一个小石头。没人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它带回家。

  (选自2018年5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段,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极力渲染蓑衣岭的“高”和“险”,为下文写“褴褛开疆”的不易作了铺垫。

  B、蓑衣岭像是古人在询问“我”对历史的看法,而“我”面对复杂的历史和人生感到难于评价,因此无法做到完美问答。

  C、彝人曾在万仞高峰不畏艰险顽强生活,如今经过彝汉人民共同努力,彝人已过上物质与精神生活都丰富美好的新生活。

  D、文中的“开疆”,由“筚路蓝缕启山林”,到以血汗生命开通“天路”,再到当今不断开发新工程,体现出丰富内涵。

  2、文章以“大渡河畔,我捡了一块小石头。没人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它带回家”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3、“历史与现实交织”是本文一大写作特征,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烟铺樱桃

秦岭

  久居津门,经常会收到来自故乡天水的特产。

  于是,在不同的季节,我身边的天津卫们都能在第一时间与我共享来自故乡的种种滋味儿。这些年,大家品尝最多的要算樱桃了——烟铺樱桃。

  “味道好像不一样,但一时说不出来。”为什么非得说出来?如果一定要说烟铺樱桃个大、形正、色绝、味美、肉厚,岂不俗了。人间最是有滋味儿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的,意会比言传,要可靠些。

  人间四月天,故乡的电话翩然而至:“来烟铺看樱桃花海吧,万亩呢,整个的罗玉沟,盈盈的白。”我无法想象偏距城郊罗玉沟的小村,怎样被万亩的樱桃花海簇拥,也无法判断如此壮阔、绵延的乡野花事,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城市人是怎样一种意味。身居千里之外的渤海之滨,我的目光只能通过网络图片在烟铺徜徉。这是航拍镜头下的烟铺之春:坡上坡下,崖前崖后,烟铺的世界被一种纯粹的白轻轻笼罩着,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白,像雪,但不是绵密型而是飘洒型的;像云,但不是堆积型而是卷层型的;像洁白的羊群,但不是拥堵型而是悠闲型的。山梁在花海中时凸时无,如岛似礁;曲径在花海中时隐时现,如龙似蛇……我倏然一惊,这是烟铺的樱桃花海吗?它分明是浩淼无边的人间烟火,轻轻的,漠漠的,漾来漾去,漾出一个烟铺,一道罗玉沟。

  “樱桃好吃树难栽”。难的,其实是日子。儿时在故乡,樱桃比珍珠难觅,外婆家的后院奇迹般长着一棵樱桃,四月亮花,五月挂果。在那清贫的岁月里,外婆常常用一个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乡野的花事,多是做酸菜的苦菜花。苦菜,如今是物质社会里诗意盎然的一种生活调剂,但它的本质容颜,却是清苦岁月的全程记录。据故乡的朋友讲,当年的许多荒山秃岭,如今都变成了花果山:苹果、梨、桃、山楂、樱桃……说到这里,朋友的口气转了个弯儿:“苦菜花儿,也开得欢呢!”

  这话是有味道的,我当然听得出来,樱桃的甜和苦菜的酸,都在日子里。

  小小樱桃,能让一个普通小村在市场社会换了人间,许多人引以为奇,但在我看来,奇在烟铺,就不为奇了。村口,那块立于1963年的石碑上的文字依然醒目:烟铺村遗址。这样的标识,没心没肺的人永远不会懂的。中国的老村何止千万,但能够留下史前文明的原始村落你到底见识了多少?七八千年前母系氏族的先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一定比我们更明白这里的水土、阳光、风雨与生存、生活是什么样的联系,一定比我们更清醒狩猎之后的种植业,在茹毛饮血之后对大地的选择、判断与定位。几千年来,多少村落在生存的逻辑中香消玉损,烟消云散,而表面上与其他村落没有任何迥异的烟铺,三尺黄土之下的陶罐、陶瓶等原始信息和人类文明的密码,却依然在着,烟铺的烟火,依然在着。天水人告诉我,每当樱桃花事正浓、或硕果累累的时节,常有各类艺术家们要到烟铺去写生作画、吟诗作赋。我想,当烟铺的樱桃落在画布上,掉进诗丛里,聪明的作者一定会想到那些陶罐,几千年前的先人们,也是选择了烟铺,并把对大自然的美好记忆,变成了陶罐上的各种图案和文字。

  我不知道,人间还有哪里的樱桃,让你能找到穿越时空的力量。你如果真的懂得人间,懂得日子,懂得岁月,不妨从天水城北侧绕道进入罗玉沟,置身一花一草,感受山鸣谷应。你或许早在几千年之前就有了,或者,你只在几千前之后才会诞生。你会判断:我来这里,是为樱桃,还是为烟铺?

  烟铺,一“烟”,一“铺”。天水诸县,每隔十里,多有以“铺”字辅助命名的古驿站,如十里铺、三十里铺、五十里铺,到了这里,成烟铺了。你不得不承认烟铺是一种证明,其现实性和象征性直逼你想象的极限。樱桃在烟铺,无论土著、移栽还是引进,无论红灯、美早、早红、巨红……只要拥有了烟铺户籍,那就是不一样的樱桃了。

  有件事,记着的。我曾收到一位故乡读者用纸箱寄来的烟铺樱桃,由于包装不专业,樱桃挤压成了粘稠的泥汤。寄件人附信曰:“秦先生,如果樱桃吃不成,但一定能闻到味儿的。”

  一句话,烟铺樱桃的芬芳,立即把我轻轻合拢。打开时,方知在异乡。

  (选载2017年12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阅读四到八段,说说作者围绕“烟铺樱桃”写了哪些内容?(3 分)

  2、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山梁在花海中时凸时无,如岛似礁;曲径在花海中时隐时现,如龙似蛇……我倏然一惊,这是烟铺的樱桃花海吗?它分明是浩淼无边的人间烟火,轻轻的,漠漠的,漾来漾去,漾出一道罗玉沟

  3、文章九、十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具体分析(4分)

  4、下面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三段“人间最是有滋味儿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的,意会比言传,要可靠些”意思是烟铺樱桃的香甜美味是用语言无法说清楚的。

  B.第四段一组排比句式“像……,但不是……”意在写出烟铺樱桃花海有着与共不同的白。

  C.第五段写儿时在故乡樱桃比珍珠难觅与现在故乡漫山遍野的樱桃树形成对比,写出了故乡 生活发生的巨变。

  D.第五段说苦菜的本质容颜是清苦岁月的全程记录,意思是苦菜不应成为诗意盎然的生活调 剂,而应是苦难生活的见证。

  E.文章结尾“烟铺樱桃的芬芳”既是烟铺樱桃的香气,又是来自故乡的气息。

麦积烟雨

秦岭

  一场烟雨,麦子返青了;又一场烟雨,麦子扬花了。

  天上有星河,地上有麦浪。布谷鸟开口一唱,老家天水就成了麦场。一夜间,千千万万个麦垛拔地而起,在遥远的地平线与满天星斗壮丽会师,天地因之合二为一,一时分不清星斗是麦垛,还是麦垛是星斗。而浓郁的麦香早已被渭河、西汉水的浪花轻轻挽起,烟雨一样轻笼黄河长江,千里迢迢奔向遥远的大海。大海,顿时烟波浩渺,天水相连。

  奔!在老家有另一种意味:奔头,是过日子,就看麦垛高不高。

  我宁可认为,这便是麦积山名称的由来了,料想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麦垛”,它高达142米,在山峦环绕、群峰拱卫的缓冲地带中,孤峰突起,仿佛把天水八千年的历史和收成摞在了那里。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有别于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那镶嵌在直立峭壁上的200多个窟龛,便是硕大的麦穗儿了;那饱满盈实的7800多尊泥塑,便是麦粒儿了;那崖顶郁郁葱葱的原始丛林,便是麦芒了。古人云:“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可见先辈们凿窟塑像的艰辛、虔诚与悲壮,而农家摞一个麦垛,也要搭梯的,垛越高,梯越长。我自问:“这整整一座山,是在诠释‘民以食为天’吗?”

  在陇上,麦积烟雨雄列“秦州八景”之首,彼时烟云袅袅,细雨绵绵,宛如仙境,而藤蔓一样缠绕在峭壁上的空中栈道,便是通往仙境的天梯了。但是,唐代诗人杜甫云:“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一个“屋”字在提醒你,这个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唐等朝代不断凿修的“东方雕塑馆”,其实是家园的。杜甫百年之后的五代、宋、明、清时期直至今日,人们对这个家园的呵护从未停息。只是,请进石窟的不是人,而是佛。

  佛是谁?佛是人间所有的烟雨;人又是谁?不妨静下心来,问佛。

  烟雨之烟,乃人间烟火;烟雨之雨,乃天上来水,而老家恰恰就是诞生古老哲学“天一生水”的地方,这大概也是天水名称的来路吧。作为中国最早的创世神、“三皇”之首伏羲故里,这里的所有传说一粒粒的、一穗穗的、一垛垛的,比如一画开天、结绳记事、织网捕鱼、匡正嫁娶……这是人间的烟雨,也是烟雨的人间,在这样的烟雨里,顽强的老秦人奠基伟业并在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又由于“天水,国之姓望也”,鼎盛一时的大宋王朝因此被誉为“天水一朝”,而在这片土地演绎而成的《八卦图》《璇玑图》,至今无人能完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面乃一烟,一纱乃一雨。这是天与水,你怎揭它得开?

  往事总是如烟的。崖山一战,蒙元亡宋,天水再次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和标志。陈寅恪云:“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所幸到了明代,华夏香火重燃,而烟雨已是另一番烟雨。老百姓说:“无烟,就没有香火;无雨,就没有日子。”

  小时候,家里的年画多半是麦积烟雨的主题,可我总以为那样的“麦垛”比村口的麦垛大不了多少。读初中时,幸而有机会春游麦积山,老远望去,悬在栈道上的万千游客,才不过麦粒儿那么大。

  师者问:“谁能回答,此刻的你们,是什么?”

  我立即醒悟过来,抢先发言:“是麦粒儿。”

  “那,我们此刻在哪里?”

  “麦场。”

  师者笑了,一脸麦积烟雨的样子,同学们像麦田一样沐浴其中,能感觉到彼此的拔节、抽穗与扬花。当大家成为麦垛的时候,也该有各自的烟雨了吧。

  “多少楼台烟雨中”。千百年来,有关麦积山的历史典故像层层麦浪,滔滔不绝。那一年,朋友想投拍一部秦腔电影,故事取材于麦积山第44号窟乙弗氏的命运,大意为:东魏、西魏两国争相交好柔然国,以抗对方,西魏文帝元宝炬无奈与柔然和亲。在柔然公主和柔然大军的威逼下,元宝炬忍痛废太子、弃皇后。深明大义的乙弗皇后为了天下太平,远避麦积山为尼,最终自焚明志。

  “天性之真,人性之善,母性之美。”这是后人对乙弗皇后的评价。

  朋友说:“这是麦积悲歌,也是麦积圣歌,是不是可以从中选个剧名呢?”

  “悲,也烟雨;圣,也烟雨。”我说,“难道还有比《麦积烟雨》更好的剧名吗?”

  在我看来,自有麦积烟雨那天起,剧幕早已拉开。

  (选自2019年5月27日《今晚报》)

  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作者描写的对象麦积山本来是一座山,但为什么一开始却要写烟雨中的麦子返青、扬花的情景?紧接着又写烟雨中的麦浪、麦场、麦垛?(3分)

  2、文章中“这整整一座山,是在诠释‘民以食为天’吗?”这句话对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3、文章中“同学们像麦田一样沐浴其中,能感觉到彼此的拔节、抽穗与扬花。当大家成为麦垛的时候,也该有各自的烟雨了吧。”这句话和麦积烟雨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4、深刻领会“自有麦积烟雨那天起,剧幕早已拉开”这句话的含义,作者为什么把“麦积烟雨”称作“剧”?(3分)

  5、对下面描述进行艺术分析。(5分)

  作为中国最早的创世神、“三皇”之首伏羲故里,这里的所有传说一粒粒的、一穗穗的、一垛垛的,比如一画开天、结绳记事、织网捕鱼、匡正嫁娶……这是人间的烟雨,也是烟雨的人间,

大地的血管

秦岭

  人类的智慧,好像还无法测知一个人全身的血管到底有多长。

  但这条“主动脉”即将诞生了,98.3公里,这还不包括它导入“病躯”后必将连接的蛛网一样的、累计超过200公里的毛细血管。这生命之血,要输往哪里?

  古老渭河的岌岌可危和频频断流,早已使关中大地的躯体因高度贫血而羸弱不堪。终于,这一代的秦人们汇聚了方方面面的科研力量和民间智慧,动员成千上万的人力和几百亿的财力,试图花七八年的时间,以输血的方式编织一片水网,让关中返老还童,浴火重生。具体构想是: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调水15亿立方米,洞穿秦岭山脉引入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所谓“引汉济渭”,与其说是解大地之危,毋宁说“引汉济人”。

  在西安,一位据说是亿万富翁的老板对我感慨的时候,他正端起脸盆,像古老的卖油翁一样,把洗过头的水轻轻注入一个塑料桶里。“这水,还可用来冲马桶”。与身份极不相称的细节,让我怦然心动。

  一滴水,在关中汉子这里获得了尊严。

  关中大地,历史上曾经河道遍布,水网如织。稻花飘香的渭河两岸,豪放的秦腔、老腔、眉户与陕西特色的渔歌、民谣交汇在一起,构成了古老而又独特的关中风情。有一种说法,所谓天府之国的美誉,最早不是针对四川,而是针对关中的。而今,一度名扬海内外的“八水绕长安”壮景,反而疑似一个杜撰的、干涩的传说。

  火把,燃烧的火把。亢奋或羸弱的火把像火龙一样在山间蜿蜒喘息。这是关中父老求雨、祭天的场面。成千上万的民众跪倒,用干裂的嘴唇亲吻大地。也许,那尊贵的一吻,楼兰最懂,亚特兰蒂斯最懂。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今人又延伸了一步:“食以水为先。”2014年,“传说中”的“引汉济渭”工程终于上马。这是怎样的现场呢?从秦岭北麓的周至县到秦岭南麓的洋县,成千上万的施工人员在几百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战场”:开山、筑路、打洞、架桥、拆迁、重建……当生存与渴望、抗争与悲壮构成了人类命运的交响曲,当改造与维护、攻克与重铸构成了人类突围与环保的人性乐章,沉睡了几十亿年的大山仿佛睁开了惺忪而又期待的眼睛,苍茫的原始森林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些戴着头盔的“不速之客”,各种奇珍异兽好奇地打量着由挖掘机、卷扬机、钻探机、运输车构成的“钢铁洪流”……

  这地球的一隅,喧嚣着,战栗着,亢奋着,期待着。

  我进入隧洞纵深的方式,是乘坐施工专用大巴。从支洞到主洞直至秦岭山脉的“心脏”,行驶了半个多小时。这是施工人员一寸、一寸、又一寸“抠”出来的世界:潮湿、阴暗,各种机械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与洞外构成了两重天。洞壁犬牙交错,洞底遍地泥泞。山体涌水形成的溪流、深潭随处可见。“咔嚓——哗啦——哐——”,各种怪异的声音不绝于耳,随之而来是飞瀑一样的碎末,从护网中筛下来,袈裟一样罩在了我们身上。

  “这就是人们谈虎色变的岩爆。”技术员告诉我。

  “尽管防护技术先进了,减少了岩爆造成的伤害,但是,岩爆状态下的施工,仍然是生命与死神的博弈。”技术员介绍情况的时候,表情严肃而凝重。大家都是带着祈祷进入隧洞的。

  沉默,只剩下紧张的呼吸。那一刻,洞外,半个世纪以来修建的铁路、公路正在承载着现代交通工具,把南来北往的人们送往目的地。凡是选择火车、汽车南下川、云、贵或者北上陕、甘、豫的人,每穿越某个隧洞、跨越某段桥梁,一定能隐隐望到窗外的坟茔。或许那下面,长眠着的是一个个曾经生龙活虎的建设者,他们是某位妈妈的孩子,某位妻子的丈夫,某位少女的心上人……

  “这个,你拿走吧!”同行的靳兄随手从头顶的护网里掏出一块石头。

  其实是一块岩爆形成的石头碎片,巴掌那么大。

  “它是石头,也是命。可是,为了我们的生存,它离开了大山。”

  最终能够诠释生命秘籍的,其实是人与自然。

  那一刻,秦岭南麓的日头已经很毒,开工前的汉江水一如既往地蜿蜒东流,被山洪冲到河滩的有各种树木和动物的尸体。有一只狐狸,它显然死去了很久,但美丽的双眼依然睁着,它有一身棕色的被毛,与耳梢、尾梢的纯白构成一幅悲壮的图画。它多么像我的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中的那只狐狸啊!不同的是,我笔下的狐狸因干旱而死。我从乱石堆里搂了一团淤积的衰草,抖开来,轻轻盖住了它……

  你会认为我是在矫情吗?我想不会。人躯体里遍布的水网一如大地上的河流和小溪,当你把一杯水一饮而尽,大自然的血已经在你体内浩浩荡荡。

  离开西安那天,偶然看到一位女士正在指责小保姆:“三令五申,你就是不听,你保留洗衣服的脏水干嘛?咱缺这点水钱吗?”

  我问她:“您知道‘引汉济渭’吗?”

  “你说啥?是新上映的大片吗?”

  我想说是,也想说不是,但最终啥也没说。在她眼里,我一定是个不及格的学生,或者,是不经意的一滴水。

  飞机把我送到了万米高空。俯瞰大地,黄昏中的秦岭山脉像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汉水,一头挑着渭河。撒落在崇山峻岭中的几十处忽明忽暗的光亮,一定就是施工现场了。光亮静止着,也奔跑着,像一个个求雨的火把。

  那是大地充血的表情,一如吼秦腔时面色如枣的陕西冷娃。

  (选自2018年1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作者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大地的血管?(3分)

  2、那位身为“亿万富翁的老板”和“指责小保姆”的女士对“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3、你如何理解“那尊贵的一吻,楼兰最懂,亚特兰蒂斯最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4、对下面两段话进行艺术分析(7分)

  A、有一只狐狸,它显然死去了很久,但美丽的双眼依然睁着,它有一身棕色的被毛,与耳梢、尾梢的纯白构成一幅悲壮的图画。它多么像我的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中的那只狐狸啊!不同的是,我笔下的狐狸因干旱而死。

  B、飞机把我送到了万米高空。俯瞰大地,黄昏中的秦岭山脉像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汉水,一头挑着渭河。撒落在崇山峻岭中的几十处忽明忽暗的光亮,一定就是施工现场了。光亮静止着,也奔跑着,像一个个求雨的火把。

  秦岭简介

  秦岭,籍甘居津。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说集、散文集、影视剧本《皇粮钟》《透明的废墟》《幻想症》《借命时代的家乡》《不娶你娶谁》《宿命的行走》《在水一方》等20部。小说曾登上2007、2011、2014、2016、201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3次登上中国“好书榜”,3部小说集纳入全国“农家书屋”。多篇小说、散文被编入《中国当代经典小说必读》《新中国散文典藏》。曾获小说月报第13(原创)、16届百花奖、梁斌文学奖、飞天十年奖等10余种,根据“皇粮”系列小说改编的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有20多篇小说、散文被纳入大学、中学试卷或范文读本。有作品翻译到国外。

相 关 新 闻

·秦岭镇召开精准扶贫清零工作推进会议(图)·【精准扶贫乡镇行】秦岭镇:明确责任强担当 整改“清零
·秦 岭:麦积烟雨·秦岭:何忍“耤”字别天水(图)
·【春韵秦州】秦岭镇:赏连翘花海  享田园春色(图)·天水·秦州秦岭第三届连翘旅游节开幕(图)
·武山县召开秦岭武山段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图)·一抓到底正风纪——秦岭违建整治始末(视频)
·“秦岭违建”为何惊动中央?(视频)·天水籍作家秦岭速写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召开全市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图)

·中国“堵城”排行榜来了! 这座城市今年排第一名
·委内瑞拉再次发生大规模停电
·法国军方找到半世纪前失踪的潜艇
·美侦察机遭委战机尾随?委方:不得侵领空!
·“夜经济”点燃中国发展新引擎
·国际泳联警告澳大利亚游泳管理机构和霍顿
·伊朗宣布破获美国中情局谍报网
·中央农办等部门发文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办好丰收节
·外交部:美打着“宗教自由”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必然失败
·韩国敦促日本在处理韩日矛盾时“遵守底线”
·上海:动物园里的“清凉夏日”(图)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召开全市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图) 赵卫东在甘谷县和武山县调研乡村电商三级体 白俄罗斯智库及主流媒体代表团来天水访问考 天水市2019餐饮大赛暨烹饪技能比赛宴席类金 全省传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在天水开 天水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专题视频会(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2019年天水市纪检监察工作半年盘点(八)
·“飞将军李广”题材剧目座谈研讨会召开(图)
·张明泰主持召开脱贫攻坚村户档案资料“规范周”第四
·天水市信访系统干部认真学习秦仰贤同志诗意党课精神
·天水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局系统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专题会
·天水市举办全市草地贪夜蛾与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现
·暑期秦州区各大旅游景点迎来旅游小高峰(图)
·关于2019年天水市“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的公示
·秦州区太京镇马歧山村开展乌龙头种植技术培训(图)
·大门镇:关峡竹编走俏市场 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甘谷县召开县人民医院迁建设计方案评审汇报会(图)
·雷鸣主持召开全区脱贫攻坚专题视频会议(图)
·省检察院法警总队调研麦积区检察院司法警务工作(图)
·秦安:王窑花椒喜获丰收(图)
·王东红督查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等工作(图)
·武山县安排部署全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图)
·马勤学现场督导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图)
·天水市召开全市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图)
·2019年第二季度“天水好人”——任金娟(图)
·清水县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图)
·天水市市场监管局取消企业注销纸质“清税证明”
·天水市出台2019年质量强市行动计划
·2019年天水市纪检监察工作半年盘点(七)
·天水市商务局召开近期工作汇报安排会议(图)
·张家川县召开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推进会(图)
 文化历史
·立夏习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饭 “称人”以验肥瘦
·“杨花落尽子规啼”:20日16时55分“谷雨”(图)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21日5时58分“春分”:百花争明媚,莫负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专家详解“龙抬头”
·2月19日7时4分“雨水”:春雨脉脉,柳丝含烟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娲创世神话
·大年初五|今天为什么要“破”它?
·大年初二|有种温暖叫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迎婿日”习俗知多少?
·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
·大年初一话拜年:从跪拜礼到红包雨 你打算怎么过?
·“除夕”北方为何吃饺子,南方食年糕?
·腊月二十三“小年”:糖瓜祭灶,准备过年
·古人的春运: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乡愁(图)
 博 客
·李晓东短篇小说:白露
·晓军:张富清
·李家沟村:七旬老人摘椒忙
·李家沟村:摘花椒的小姑娘
·李家沟村:核桃成熟季
·李晓东:书写者
·天水南山塔(图)
·享受平凡的幸福
 播 客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为劳动者“送清凉”
·长城电工宣传片
 娱 乐

·星援APP被查 大批流量明星微博“人气”猛跌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图)
·解读奥斯卡:获最佳的不只《绿皮书》,还有中国力量
·新华国际时评:呵护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每一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元宵晚会》即将绚丽登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节目单来啦!
·中国演员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图)
·2019春节档电影盘点:票房口碑双丰收
·《流浪地球》C位,国产科幻“出道”(图)
·春节档5天50亿票房 《流浪地球》逆袭夺冠

 社 会
·23日10时50分“大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因感情纠纷扔刀,济南“天降菜刀案”嫌疑人被刑拘
·有张“外国脸”就能当外教?“黑外教”如何轻松入职
·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和米读小说被约谈整改
·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三伏”都是40天
·玛莎拉蒂追尾事故 司机曾豪饮三种酒
·复盘“女子遭殴打”案情 专家:施暴者最高或可判15年
·大连“女孩遭踢打案”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警方回应情侣酒店发现针孔摄像头:拍摄者被拘(图)
·我国首次从欧洲大规模押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