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

过去的小镇一到腊月中旬就人们开始杀猪。杀猪也是根据一年时令变化来决定的,如果这一年打春的早,猪就杀的早,打春的迟猪就杀的梢迟一点。

那时的村民们几乎每家都养一头猪,从这一年开春买来猪仔,在家中妇女的精心喂养下一直养到年末,到了年底一头不到二十斤的小猪就会变成一头健硕的大肥猪。养猪都是家庭主妇的活计,通常情况男人是不参与的,无论每天拾菜喂食全由家里的妇女来干。

杀猪有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小镇上把专门杀猪的人称杀猪匠,由这些专门的人员杀猪即快又好,杀一个猪可由主人给杀猪匠付一点人工。每年一进入寒冬腊月,地上可以说是滴水成冰。这样的时节就是农村人杀猪的时候了。

小孩子早都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不为别的,他们就是图一时的热闹,也意味着杀猪的时候年节就近了。一过腊月八他们就扳着手指算着差几天就能过年。小镇上有几句流传已久的儿歌:“腊月八,有猪的把猪杀,没有猪的打娃娃。” 也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是什么人编的,总之这句话流传已久了。几乎不同时代的小孩子都喊过这几句即枯燥又毫无意义的话。

好在杀猪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杀猪时每家的主人要和杀猪匠事先约好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杀猪的人比较多,杀猪匠就要根据情况安排时间,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就会拿着杀猪的家什赶来。

等杀猪匠一到,大人们热情的招呼,小孩子早已吓的不知跑到那里去了。因为小孩子最害怕听到杀猪时猪发出的嚎叫声,他们知道此时候该怎么办,就急忙躲到老远的地方捂着耳朵注意听。

杀猪匠和几个年轻小伙把猪引出圈摁倒在地,只见一个利索的杀猪匠把利刃插向猪的脖子,猪在撕心裂肺的嚎叫,它的四蹄在用力奋争,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一会儿时间猪就奄奄一息的死去了。小镇上由来有:“猪羊一朵菜”的说法。

这时的杀猪匠就急忙赤手空拳上阵,开始拔猪的鬃毛,听人们说猪的鬃毛可以卖钱,这也许是杀猪匠额外的一点收入。躲在远处的孩子听到猪的嚎叫声停止了,就狂奔乱跳的跑出来。家里的大人们忙的手忙脚乱,也顾及不到孩子的事。

厨房里的女人们早已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杀猪匠就开始兑水,这兑水是很讲究的,水不能太烫,刚出锅的开水要参入一定的凉水。如果水太烫,猪的肉就会被烫的发红,水凉一点,猪的毛就弄不干净。经常杀猪的人是能掌握这方面的技巧的,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

只见他们熟练的在杀猪的大桶内把猪翻来翻去,一会儿,大木桶里的猪就会黑白分明。把整个猪清理净后就挂起来,然后根据主人的需要把肉分下来。如果准备卖的肉就一分两半。自己吃的肉就分成小块。

猪杀完后,主人要给杀猪匠做饭招待,小孩子在一旁高兴的不亦乐乎。此时的农家院落已经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现在的农村人也很少有养猪的人了,过去那种杀猪的场景也很少见了。(天水在线博主: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