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地下党组织成立后,正确贯彻执行了西北局、甘肃工委和陇南地下党组织关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陇南隐蔽根据地”的方针政策,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了武装斗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甘谷地下党支部书记尹世雄和党员黄云山、安炳基等人,于1940年2月在陕北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回到甘谷后,和六峰觉皇寺共产党员黄忠等人商量,串联甘谷东川、武山等地青年农民百余人,收集长短枪近百支及大刀长矛,在觉皇寺黄映田家组织成立了“陇南游击总队”,尹世雄任总队长,董振国任指导员,黄云山任副总队长。游击总队下设三个分队,由安炳基、黄忠、王子英担任分队长。随后,游击队经过几天秘密训练和积极准备,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打击地方恶霸豪绅,北上抗日”为行动宗旨,月底在甘谷黄家磨深夜举行武装暴动,进入甘谷南山古坡一带及甘谷、武山、礼县交界处开展游击活动。他们所到之处,打击国民党保安团队和地方恶霸民团。并在沿途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向群众灌输争取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革命思想。游击队员们一边开展活动,一边想方设法发动群众,壮大自身队伍。当时由于甘谷南后山冰雪封山,游击队员行动艰难,加之伪甘谷县县长颜延康指挥两个自卫中队,跟踪追击,前后堵截;国民党天水专员兼保安司令胡受谦,调集天水、甘谷、武山、礼县、西和等陇南各县自卫队分路逼近,四面“包剿”,游击队在险恶环境中迂回活动,坚持斗争。半月后,党组织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不利条件,由指导员董振国部署,指挥一部分队员避开敌人视线,分路后撤;一部分队员黑夜冲出封锁线,各自疏散隐蔽。“陇南游击总队”开展武装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是甘谷建立党组织后第一次组织发动的农民武装斗争,使陇南各县的国民党地方政权受到了震惊,对后来甘谷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群众武装斗争,起到了开路先锋和培养锻炼骨干力量的作用。
1943年2月,“甘南农民起义”的消息传到甘谷后,参加过“陇南游击总队”武装活动后转入隐蔽的共产党员黄忠和党员李占德,巩亮、张清南、赵永吉、黄映田、巩治明等10多人,先后到渭源县北大寨子参加了以王仲甲为总指挥的甘肃南部农民起义军第二路军,黄忠被起义军首领师锡伯任命为营长。起义军有10多个路军,总人数达10万余名,在王仲甲等人率领下,打起“甘肃农民抗日自卫军”的旗帜,杀富济贫,开仓放赈,发动群众反蒋抗日。当时,起义烽火很快席卷甘肃临洮、定西、陇西、榆中、甘谷、武山、秦安、通渭等23县。黄忠等10多位甘谷农民与起义军官兵一起,首先攻打马衔山敌军马场,夺回军马200余匹,再集中兵力围攻兴隆山国民党甘肃军火库(未克),后又参加袭击内官营,进军兰州、西果园,攻打马河镇等数十次战斗,共与敌军迂回激战半年之久。数月来,农民起义各路大军冒着敌机的空袭轰炸,英勇顽强地与朱绍良、胡宗南等人指挥的各路“围剿”之敌及地方保安团队开展战斗。起义军在甘肃省的声势之大,一时震憾了国民党在甘肃的统治地位并惊动了南京政府。在蒋介石亲自命令国民党几路大军合围中,起义军的斗争后来失败,黄忠、张清南等甘谷农民和起义军第三路军副司令毛德功等,后亦返回甘谷、天水一带分散隐蔽,坚持秘密活动。
解放战争开始后,甘谷地下党组织遵照甘肃工委贯彻中共中央西北局指示精神的具体意见,发动群众,组织地下武装,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击活动。
1946年8月底,甘谷的共产党员蔡炯参加了陇南特委孙作宾等领导同志率领的陇南游击队。游击队为配合王震部队北返回师边区的军事行动,创建陇南隐蔽根据地,蔡随游击队干部、战士200多人,从庆阳出发,经环县、镇原、平凉,在六盘山一带与国民党军和平凉保安团迂回作战。当王震部队到达边区后,游击队胜利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
1947年10月,甘谷大石乡青年农民谢俊山担任谢家桥子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和礼辛陈庄党支部书记陈世昌带领本地区的党员和青年农民,参加了陇渭工委书记高健君等同志领导的陇右(渭)人民游击队。后来,曾两次向陇渭工委汇报了安远恶霸地主张慕如的罪恶行径,并提供了详细敌情和行动部署。年底,工委先后两次派专人同谢一起实地侦察后,研究部署了行动方案。1948年1月9日晨,游击队员先后到达安远镇,经现场察看部署后,分兵三路进行了反霸斗争。这次反霸斗争后,游击队员遭到国民党陇南地区军、警的残酷清剿镇压,付出了血的代价,(有8人牺牲),但这一革命行动沉重打击并震慑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和地方恶霸豪绅。
安远镇武装反霸斗争后不久,礼辛地区党总支书记谢俊山于1949年4月,在安远、大石、礼辛一带组织了近百人的游击队,准备武装夺取国民党地方政权及溃逃敌军的枪支、财物,保护并防止敌伪人员逃跑时人民财产遭受损失破坏。5月,甘谷城区党支部决定,以沈翔如为队长,组织发展了30多人的地下武装,由李庭光、郭懦、宋肃如等筹集资金,在天水购买枪支,扩充装备。游击队很快收集配备短枪12支,手榴弹1枚,分头在城区和南山中梁一带迂回活动,监视、防止伪县政府及溃军逃跑时的破坏活动。7月,磐安地区党支部书记朱金泉、张维、曹天贵和阳赛党支部书记李育华等,分别在所在各地组织以党员为骨干的地下武装,搜集配备了步枪、手榴弹、大刀等武器。为迎接解放,维护社会秩序,他们先后各自带领党员、群众分路阻击溃退国民党军5次,缴获追击炮4门、步枪40支,炮弹及手榴弹各数十发(枚),子弹3箱零400多发,军毯100多条,电话机1部及大刀、皮箱、毛驴等。同时,还袭击捣毁了国民党甘谷县朱圉乡公所。
甘谷地下党百折不挠地坚持武装斗争,多次袭击国民党基层政权,积极除奸反霸,惩治国民党保安团队,截击溃散之敌,有力地打击了当地反动势力,为甘谷的解放事业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上世纪30年代初和后来开展的游击战争中,有许多甘谷优秀儿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红军师长王树亚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为保卫中央苏区而英勇牺牲;早期共产党员李彦跟随刘志丹等同志为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解放军团政委宋之霖,在进军大别山,解放沂蒙山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陇南游击总队的武装活动转入疏散隐蔽后,参加游击队的青年农民马富德,由于伪乡丁告发,被国民党甘谷县政府逮捕,马因坚贞不屈而残遭杀害;甘肃南部农民大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军的共产党员李占德返回家乡时,因身份暴露,被甘谷县警察局逮捕杀害;参加游击战争的共产党员蔡炯,因连续行军作战,积劳成疾,被敌人捕送兰州军统秘密监狱长期关押,他在狱中继续坚持党的活动,与敌人进行斗争,在兰州解放前夕壮烈牺牲。 (甘谷县关工委 甘谷县教育体育局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