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学习塞罕坝精神】护林员的一天
(2017/10/12 15:22:12)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郁郁葱葱的森林,漫山遍野的绿色,总能唤起人们的美好向往,而青山常绿的背后是林业人付出的巨大努力。近日,笔者走进张家川县国有关山林场秦家塬和赵安管护点,去探访护林员——这个与大山最亲密的群体。

 


    从县城驱车,上张恭二级路一路东行,经张家川付川火车站,然后进入乡间小路,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120多公里,大概需2个小时便到达了第一目的地——关山林场秦家塬管护点。然后以此为起点,沿路返回到恭门镇,再过平安乡,车行2个多小时,到达了第二目的地——关山林场赵安管护点。 
赶到关山林场秦家塬管护点时,一位中等个子、穿着迷彩服、黝黑面庞的护林员正在吃午饭,他就是关山林场秦家塬片区护林员田杨森。  
    田杨森的房间大概有7平米。室内陈设极为简陋,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个橱柜,上面架着一个做饭用的案板,橱柜里面放着面粉、碗筷,一些土豆、红萝卜和白菜。门旁支着一个火炉。当我们五、六个人同时呆在房子里时显得有些拥挤。面对突然到来的山外人,田杨森感到有些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感到有些局促不安
。 


 

 

    笔者与田杨森聊天,45岁的田杨森从1991年分配到关山林场从护林员开始,远离城市,远离在山下的家人,26年的时光都围绕着这些郁郁葱葱的大山打转,用自己的脚步一天天一点点地丈量着这几万亩的山林。他说自己在当兵退伍后,一直都做与林业相关的工作,父亲是护林员,等到父亲退休后,他便接替了父亲的工作,也成为了一名护林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26年。目前关山、马鹿2个林场共有管护站点25个,其中关山林场管护站12个,他已经跑偏了其中7个,大概行程有32000多公里。
    匆匆忙忙吃完后,他和往常一样,随手拉起立在床头的一把斧头出发了。
 
 


    带着一份激动和兴奋,笔者跟着护林员开始巡山。刚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有问有答,对林区管护工作的新鲜感亦让笔者对许多细节都要刨根问底。
    上山途中,田杨森和他的同事坚持走在前头,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盗猎人和偷树人上山的痕迹,虽然这几年鲜少有出现偷树盗树的情况,但是还是要注意的。由于山高树密,他们不时用斧头清理旁边的杂草和树枝,这样不但便于通行,还可以防止虫蛇叮咬。据田杨森介绍,每次巡山都要步行8个小时左右,他们每天早上8点钟左右吃完早饭后,一直步行,每天能走10公里左右。“像我们巡山的过程中,第一(要注意)安全,步行时怕碰到蛇、蜘蛛等毒物或者是野猪,上山必须带根斧头,开道清理杂草和刺条。有时候也会带上木棍和手电筒,也起到一样的作用。”
 
 


    巡山时,有时候基本上一天都在山上,累了、饿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路程远了,就带些吃的简单的吃上几口,渴了碰到山里的溪水就喝几口,三餐不定已然是常事。笔者跟他们走了一段路,明显有些跟不上他们的脚步,感触最深的不是这里山路有多崎岖,有多难走,而是觉得在深山林里一个人走会觉得很孤独,甚至有些恐惧。夜晚巡山,走在漆黑阴沉的山林,头顶只有树叶,脚底只有草丛,带着一只手电筒进山,对一般的人来说简直是不敢想的。田杨森笑着说道,有一次,他和2个同事晚上巡山,突然遇到一群野猪,由于当时惊吓,自己用力过猛,把手电筒开关推断了,所幸得是,野猪被他们吓跑了,他们几个才化险为夷、安然离开。 
 

 

    走累坐下休息时,田杨森介绍到,现在我待的这个管护点是关山林场最远的管护点。以前这并没有这条山路,是这些护林员一点点开辟出来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护林员一个个退休后,场里的护林员也越来越少了。由于关山阴寒潮湿,现在我们这些护林员个个都有风湿。虽然这样的条件,我们每天还是坚持巡山。用老护林员的话说“领着国家的工资,不干事、不巡山,能心安吗?”别说雨雪天,就是遇上个头疼脑热,简单吃些感冒药,继续巡山是常有的事。


 

 

    田杨森说,2014年以前这个管护点,条件十分艰苦,那时不通电,用的都是煤油灯盏,蜡烛都是后面条件好的时候有的。以前路就更不用说,羊肠小路,牛羊都没办法走。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得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赶到马鹿龙口村,然后再坐车回到家里。2006年以前我们都没有电话,家里若有急事,都是打到场部,然后场里再安排人通知我们,当我们得知时,这些事已经都不是急事了,亲朋好友都帮着已经解决了。不管是父母,还是妻儿老小患上多重的病,自己都没有在身边照顾和安慰,每当想起这些,心里真不是滋味,觉得对不起他们,欠家里人太多。说着说着,田杨森的眼睛湿润了。现在我们用上了太阳能,心急时可以看会电视,天冷了睡在有电褥子的床上很舒服,想家里人了也可以打个电话,不过这里手机信号都很弱,起初通话音质差,慢慢发现把手机放在窗沿上,信号最好。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儿子儿媳和女儿都外出江苏打工,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张家川县海拔最高的森林管护点——赵安管护点。赵安村管护点因为所在地赵安村而得名。赵安村在张家川县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大概六年前,借着县政府易地搬迁的东风,这里的村民全部搬到了大山以外的地方开始了幸福生活,从那以后,这里就只剩管护点一家人烟。 


 

 

   “以前村子里有人的时候,巡山的空隙我们还能和村民聊天解闷,现在除了我们这几个老搭档,基本上就没有人了。我觉得用无人区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恰当。”管护点成员查英龙开玩笑地说。待在山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只有手机网络,偶尔和朋友聊聊天,屋子里有台电视机,平常巡山回来看看电视,实在无聊了就把捡回来的树枝做些手杖……。一年里,总有森林防火警戒期和非防火警戒期,现在这个季节还在非防火警戒期,等到清明节前后和冬春季节就进入了一个防火警戒期,为防范森林火灾发生,他们便需要日夜坚守在防火一线,轮流值班时要时刻绷紧防范火患这根弦。要保护好这片森林,我们就必须不停地在森林中穿梭巡查。同时我们还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向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等工作责任。 


 

 

    查英龙指着对面的山笑着说,这里前三年不见树,后三年不见人。笔者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小树苗在阳光照耀下竞相生长。查英龙深有感触的说,近段时间通过电视和场里组织学习塞罕坝精神,我们有些惭愧。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坚持追求绿色发展之梦,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将“黄沙遮蔽日,飞鸟无栖枝”的塞罕坝打造成“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书写了绿色发展的传奇,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大力弘扬“绿色发展”的精神,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我们跟随护林员记录了他们一天的工作,虽然清汤寡水,但却回味无穷。他们的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知疲倦地行走、巡查,护住了林区的平安、护住了林场与林区群众的关系、护住了那一片浩瀚的林地。今天的我们才可以欣赏到大自然这么美的景色。

 

摄影相关图片
烟火人间(二) 麦积山温泉迎来高铁旅游团(图) 因为宝兰高铁,她成了网红(图) 天水在线乘坐首趟“天水号”侧记 烟火人间(一) 王锐等慰问乘坐首趟“天水号”乘 百对新人搭乘“幸福动车”相约在 宝兰高铁“天水号”动车首发仪式 天水人的早饭,除了呱呱,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