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张家川“花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这是天水市继太昊伏羲祭典、秦安小曲、天水雕漆制作技艺、武山旋鼓舞、清水道教音乐、秦安女娲祭典之后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同时这也意味着张家川花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据了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资料图)
“花儿”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一种民歌形式,反映了西北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况,距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张家川花儿独具魅力,别于临夏花儿而一枝独秀,在民间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是张家川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流传范围遍及全县,内容丰富多彩。张家川花儿与临夏花儿在格律、形式、结构大体相似,但由于方言的差异、回汉杂居,张家川花儿在格律、调式上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某些词汇中渗入了汉族小曲的音韵,曲调高亢、悠扬,通常为独唱或对唱的形式。张家川花儿不仅能歌唱,朗读起来也十分上口,诗味浓厚,通俗易懂,是张家川回汉人民用来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情感真切、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