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结合县情,大力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和皮毛加工贩运业三大富民产业,不断拓宽群众脱贫致富渠道。“三大富民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86.6%,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今起陆续推出《富民产业》系列报道,展示“三大富民产业”的勃勃生机,进一步引领全县群众发展“三大富民产业”,走小康之路。
张家川县多举措助推畜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政府把发展牛羊规模养殖业作为全县三大富民产业来抓,按照全县畜牧产业发展“22445”总体思路,采取创建示范园区、提升经营水平、扩大饲草种植、提高改良力度、争取畜牧项目、强化防控能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助推畜牧业健康发展。
积极创建畜牧产业示范园区。坚持把创建畜牧业示范区作为提升全县畜牧产业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支持,两大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465亿元。
大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全县“335”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将牛羊规模养殖业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养殖,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至目前,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23个,累计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小区)9个,累计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9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3780户,各类畜牧养殖专业协会21个。

多渠道开发饲草料资源。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大力开展人工种草、秸秆青贮和草原监理等工作,多渠道开发饲草资源。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年发放牧草种籽24吨,化肥72吨,草补资金240万元;年推广种植优质牧草10万亩;每年新建各类青贮窖3万立方米,青贮氨化饲草5万吨;不断完善《张家川县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加大草原执法力度,积极保护饲草料资源。
努力提高畜禽良种改良力度。坚持按照“引、繁、育”结合的原则,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地方品种,提升品种质量。全县共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点30个,绵羊改良点25个,年冻配改良黄牛2.8万头以上,改良绵羊1.6万只以上,牛羊良种率分别达到95%和90%。
积极争取畜牧业发展项目。紧抓国家加强城乡统筹、实施大规模支农惠农项目的有利时机,立足资源优势,积极争取项目,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013年争取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牛产业项目、“菜篮子”项目、草原生态奖补项目等各类畜牧产业项目15个,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市县投资1723.65万元,有力地助推了畜牧产业发展。

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充实应急物资库,全面落实 “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采取集中免疫注射与月月补免相结合的方式,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