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对接点 瞄准主渠道 谋划大项目
——张家川县以教育实践活动推进项目建设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的同时,着重加大对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等的学习,明确了在项目争取中应瞄准发改、联合、财政、行业“四条主渠道”,做到“七个对接点”,为全面推进全县项目谋划和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项目谋划把握好“七个对接点”
一是找准项目与区域政策的对接点。省市出台支持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各种优惠政策,是指导全县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全县多年发展实践的肯定和提升,为全县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紧紧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用足用活用好优惠政策,认真梳理细化,科学谋划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是找准项目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接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在政策对接中努力策划生成、储备和包装一批事关符合国家扶持范围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到“敢争取、能争取、善争取”,力争在争取项目数量、争取资金支持量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三是找准项目与民族及扶贫政策的对接点。把握国家和省市上扶持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倾斜政策,在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民族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项目、发展特色精品旅游、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上科学谋划一批独具民族地区特点、适合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坚持扶贫开发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原则,以改善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以彻底解决全县脱贫致富问题为根本目标,谋划申报公路建设、农田建设、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六小工程”、生态保护等项目。
四是找准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对接点。在认真研究和吃透国家产业政策做文章,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产业政策。继续加快发展农牧业,支持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以良种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民族工业新产品开发;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好三大工业园区,积极引导企业“出城入园”。
五是找准项目与循环经济及生态政策的对接点。张家川县正处在各项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围绕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是积极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的前提。组织专门力量,加大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力度,力争全县更多的重大项目能够进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之中。
六是找准项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点。密切关注县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市场需求,把市场需求作为项目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亮点中找项目;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中找项目;从科学技术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寻找文化产业项目。
七是找准项目与地方特色的对接点。立足畜牧、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突出项目特色,做到“四个围绕”,即围绕改善全县产业发展基础,规划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基础产项目;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谋划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资,谋划一批有市场需求的地方财源建设项目;围绕解决薄弱环节,谋划一批我省继续发展的社会项目。
据了解,今年全县谋划建设项目100个,续建项目36项,新建项目64项,总投资74.5亿元,计划投资35.7亿元,已完成投资21.9亿元。项目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6项、农林牧水利建设25项、工交能源商贸流通24项、社会事业18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及灾后重建等其他项目7项。目前共争取45项,总投资17.31亿元,落实国家资金6.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