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两会”以及三级干部会议相继召开完毕,对张家川2014年各项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成全县人民的共识。深刻理解把握2014年全县重点工作,对于推动张家川跨越发展,意义深远。近期,本网推出【起航2014】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及各行各业谋发展、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强力推进全县工作,实现新跨越,营造良好氛围。
“三区三业五带”助推农村和农业发展
2014年,张家川以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335”现代农业发展推进计划,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紧紧依托旱作农业项目,加快西部山区综合治理示范区、西部川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和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好清水河流域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区、石峡灌区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发展壮大玉米、马铃薯、大麻、中药材、苹果优势产业,力争年内建成5—6个特色显明、亮点突出、规模档次较高、典型示范作用强的示范点。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不断壮大三大富民产业。加强技能培训,注重品牌效应,引导餐饮服务业实行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连锁式发展,力争年内新发展清真餐馆经营店2800家,宾馆200家,实现创收10亿元以上。强力实施基础母畜繁育、饲草料建设、动物疫病防控和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在东部6个乡镇25个林缘村组建扶贫互助协会,带动建立基础母畜繁育基地。依托“张家川县优质肉牛养殖技术提升与产业开发”项目,抓好6个优质肉牛繁育基地示范乡(镇)、40个肉牛繁育示范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养殖示范户800户,确保3年内把我县打造成全省规模较大、西北地区有影响的国家级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县。紧紧围绕振兴皮毛产业“3142”目标,加快皮毛产业结构升级,力争年内新发展皮毛加工户100户,皮毛贩运户500户。按照园区总体布局规划,动员皮毛货栈及皮毛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做好皮毛市场搬迁准备工作,通过扶持引导等多种措施,真正使皮毛产业成为富民利民的大产业。
三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全省“1236”和全市“1461”扶贫攻坚行动,坚持“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主的扶贫方式,加快实施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规划项目,推进龙山清水河流域、马关石川流域和连五梁流域整片带整流域扶贫开发,抓好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扶贫、劳务培训等工作,力争年脱贫人口2.5万人。结合双联行动,加强与省市帮联部门的衔接沟通,全面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支持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发挥各自优势,主动作为,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帮助解决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四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严明纪律、靠实责任,全面落实好危房改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惠民政策落实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和全程跟踪督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严禁触及强农惠农资金这根“高压线”,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