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贫困小山村 浇开遍地幸福花
甘肃省民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综述

▲4月24日,甘肃省民委主任沙拜次力深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张棉乡开展调研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民委按照省委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的帮扶思路,立足张家川县张棉乡乡情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张棉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双联”行动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察民情 理清思路谋发展
张棉乡位于张家川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区域面积94.9平方公里。北邻庄浪、华亭县,东接关山林区,属高寒阴湿区。全乡辖1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共有2305户,总人口11482人,总耕地面积26756亩,人均占有耕地2.37亩。全乡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省委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省民委迅速行动,深入到联系点——张棉乡上蒋、张棉、先马3村部分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并与乡村组织和贫困户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在调研中,联系干部发《放民情连心卡》107张,客观认真的填写入户调查表及调查问卷214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为联系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3份,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实施计划107份,并为贫困户发放农业技术和文化书籍400余本,为联系村和帮联户理清了发展思路。
为民富民解民难 项目建设惠民生
省民委在对联系村走村入户调查和实地考察后,结合张棉乡实际,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改善民生,促农增收为重要抓手,大力帮扶,为推动张棉乡经济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2012年,省民委在斥资252万元制定了六大项目:引进优质马铃薯种子120吨,推广种植优质马铃薯800亩;开展党参、独活等中药材育苗和试种40亩;在上蒋、张棉两村5个自然组206户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在上蒋一组、张棉村玉沟组实施巷道硬化工程;完善张棉乡综合文化中心建设;硬化张棉乡政府所在地街道及排水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民委领导干部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察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每月下派2名干部长期蹲点,对工程建设开展检查指导工作。
今年,省民委在充分调研后,又确定投资312万元,实施先马村38户联系户危房改造工程;采用养殖户入股大型养殖场的方式发展联系村养殖业项目;中药材育苗、示范种植项目;硬化先马村道路工程;上蒋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劳务技能培训工程六大发展项目。同时,省民委民研所、民族歌舞团协调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加拿大华侨为先马村南梁小学捐赠冯耀纪念奖(助)学金4万元及价值2万元的课桌椅200套。
在行动中,省民委领导干部为全乡28名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3500元,并积极协调解决群众急需难题13件,为群众生产生活送去的极大关怀。
省民委的真心帮扶极大的改善了我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的加快了张棉乡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
真心帮扶聚民心 经济提升促发展
省民委对于张棉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扶持,为张棉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2年底,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8900万元,增长13%,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比2011年增加360元,增长17%。省民委联系点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2312.6元,较上年增长21.6%,高于全乡发展水平。同时,在省民委大力帮扶和联系干部的指导帮助下,张棉乡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困难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幅提升,对干部的看法明显转变,特别是对村党支部和村班子成员的态度明显改善,全乡保持了宗教和顺、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