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13年7月6日将迎来60周年华诞。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全国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建县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家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60年风雨历程,60年沧桑巨变。为了充分展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60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从即日起特推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热烈庆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九
喜迎60周年县庆张家川“双十工程”巡礼(二)
马小平 杨继民
五月,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的每一个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旌旗招展,机声隆隆,塔吊悬臂,装载机一次次举起巨大的铁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去年以来,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年份,一个个项目在张家川落地生根,见证着张家川跨越发展的步伐,一处处过千万元工程的开工,承载着张家川经济腾飞的希望,一组组数字宛如一串串音符,奏响张家川跨越式发展的最强音。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开发建设以“南北拓展、东西延伸、改建并举、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以突出民族特色、打造功能齐全县城、环境优美县城、富有活力县城、文化县城、生态县城的陇东南地区特色民族县城为目标。重点实施 县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南北路网工程、北河堤防和后川河堤防工程、县一院住院楼、文化影视中心、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城区供排水管网工程、城区绿化工程等县城“双十工程” 相继开工建设,提高县城品位、提升城市形象。这些工程全部竣工后,张家川县33万回汉群众将从中受益。

正在建设中的县人民医院
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楼
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是全县最大的医疗单位,加快县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对于带动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县医院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民医疗卫生水平,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
2011年6月20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楼隆重开工。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楼是我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11551.9平方米,总投资2905万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万元,正在实施地下一层工程建设。

正在建设中的影视中心
张家川县文化影视中心
张家川县文化影视中心工开工建设是为进一步改善全县文化影视基础设施条件,给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影视服务,是张家川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和共同心愿,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市级文化旅游县城的一项重要的工程。
2011年7月18日,张家川县文化影视中心开工建设,位于张家川县城西南新区,滨河南侧,县中医院东侧,规划用地18.2亩,总建筑面积15723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3416.9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电影院,广电、文化等单位办公业务用房及其他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电影院按中型乙级电影院设计,电影院总建筑面积7655平方米,设计坐席1026个。
目前,已完成业务楼一层主体工程,正在进行二层柱施工;电影院正在进行一层梁板施工。

正在建设中的回乡风情园清真寺
张家川县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
张家川县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的建设对加快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全县对外开放形象,促进民族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县城市规模扩张和优化空间布局,加快陇东南民族特色县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8月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回乡风情园工程位于县城滨河西路北部,后川河北侧、中石油输出泵站东侧、农贸市场南侧,占地123亩,概算投资9000万元。其定位为“历史的文化园、民族的风情园、旅游的观光园、休闲的娱乐园”。共分四大功能区,伊斯兰文化展示区、礼拜区、宗教历史展示区和园区管理区,中部为礼拜区,主建筑以宗教活动和伊斯兰文化展厅为一体的清真寺,周边配套群众集会的小型广场。园区西南部为伊斯兰文化展示区,主要以绿化为主,设置文化墙,主要展示我县回族宗教信仰和民族风情。园区东北部为宗教历史展示区,主要以水体景观和观赏为主,配套建设具有伊斯兰风格的观赏亭、回乡风情长廊等景观设施。园区南侧为管理区,配置必要的管理设施。风情园一期工程主干道从园区南侧与城区南部规划的道路网络相连,接通滨河路。
目前,已完成用电线路架设和清真寺地梁施工,正在进行清真寺一层柱施工、河堤护岸砌筑、基础土方回填、园区排水管网和围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