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察县体育活动中心)
5月18日,市政协主席宋敬国一行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全面视察文化旅游工作。宋敬国强调,张家川县要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业投资和运营格局,以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及区域优势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全面开发特色文化旅游。

视察马鹿乡长宁农家乐度假小区
这次视察是结合市政协今年的五大重点调研视察课题开展的。市政协副主席白朝德、王钦锡、安志宏、杨发元、何道华、雷传昌、白晓玲、窦正安、李升平及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在张家川县副县长马玉凤,县政协副主席马中华、马威、王存珠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县体育活动中心、宣化冈拱北、马家塬战国古墓葬群、马鹿乡寺湾景区及长宁农家乐旅游度假小区。

视察寺湾风景区建设工作
宋敬国一行兴致勃勃的视察了寺湾风景区和长宁农家乐旅游度假小区。山峦叠翠,水碧林郁的景区中,“清、秀、峻、险”相映成趣的风景令视察组啧啧称叹。视察组认为,寺湾风景区的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开发要立足长远,注重提升寺湾景区的品味,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打造精品自然风景区。在配套设施齐全,接待环境优美的长宁度假小区,视察组对小区大打农家乐品牌,运用回族刺绣、剪纸等多种文化元素营造农家乐氛围的做法表示赞许。

视察组在宣化冈拱北听取相关介绍
五月的宣化冈拱北鸟语花香,绿意盎然。青松翠柏之中,视察组成员满怀敬慕之情地从经亭礼拜殿到观光门楼,逐一领略了每一个建筑物的风采,聆听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在观光楼,视察组成员更是长时间驻足浏览了各种珍贵的文献资料,对宣化冈拱北的悠久历史做了一次全面而详细的了解。面对管理到位、主体建筑齐全、结构搭配合理、色彩装饰庄重、厢廊道路纵横交错的宣化冈古建筑群,视察组认为,宣化冈拱北的民族文化底蕴强,充满光明和生气的发展前景势必对推动张家川文化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视察马鹿乡长宁农家乐度假小区家庭旅馆

在下午召开的视察张家川文化旅游工作座谈会上,宋敬国说,张家川县近几年来,尤其是最近一两年里面,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城市建设有气势,令人刮目相看。

宋敬国指出,张家川县旅游业进步比较大,加快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这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有直接关系。但是,面对丰富而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张家川文化旅游发展仅仅只是开始。

就如何破解阻碍张家川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难题,宋敬国提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全县形成共推旅游业发展的合力。虽然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但是决心还不够大,力度还不够强,全县上下还没有形成共推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张家川县应该把握优质资源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吸引外地客商来张家川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改善景区道路、标识、接待功能等条件。建设多元投资、融资的体制,在税收、土地、产业扶持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业投资和运营格局,解决旅游发展资金缺乏和开发单一的问题。三是要突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精品产业。注意整理和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利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增强张家川县旅游业的吸引力。通过整合资源,形成较为完整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大打民族旅游、人文旅游和自然风景旅游三大品牌,充分开发马家塬文化、关山风景区等资源,争取将张家川旅游资源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大旅游格局,实现与陕西、平凉旅游线路的对接与延伸,促进民族县旅游业的发展。四是要加强宣传推进。努力克服交通不便、地域偏僻等困难,利用多种形式、各种机会,在宣传推介上形成强大攻势,积极推动张家川县旅游业发展。

市政协副主席李升平分析了当前天水市旅游业面临的国内以及省内、市内的各种机遇,并指出张家川县旅游业发展面临黄金机遇期。他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意义非常重大,张家川县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的意义在于创新了张家川发展的思路,转变了观念,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自信。

李升平强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韧不拔抓旅游发展。学习先进,大力发展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是张家川在“十二五”发展新一轮竞争中必须做到的一点,全县上下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努力,积极推动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上水平。

与会市政协常委、委员就如何推动张家川文化旅游工作进行了发言。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吴欢正认为,张家川文化旅游业正处在打基础、上水平的阶段,景区配套设施档次较低,景区开发还未形成规模化。建议从软硬件建设入手,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着重突出民族特色,抓出品牌效应,促进张家川文化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市政协委员、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元成认为丰富的历史遗迹,独特的自然风貌造为张家川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建议从“食、住、行、游、购、娱”六点出发,做大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县委书记刘长江在座谈会上首先代表县四大组织向市政协各位领导和委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谈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近六十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人民政协的亲切关怀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张家川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刘长江说,从前年开始,全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事,擅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肯做还旧账、化矛盾、解难题的事,为全县经济社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政策基础、项目基础、干部和群众基础。
第一,张家川全县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从前年开始,县委在全县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集中全县各方面的智慧,提出了今后“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重要措施。这些思路、目标和措施,经过县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特别是今年全县“两会”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已经成为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与步调。全县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党员群众干部齐心协力,共同落实的局面已经形成,加快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这使我们今后加快发展有了非常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中央、省、市加快发展张家川的政策相继出台,支持张家川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更加有力。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天水市出台了《加快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这是天水市建市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县以来的第一次。这个《意见》的出台对全县人民在精神上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政策上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在工作上是一个科学的指导。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同时最近经省、市多方协调,省上主要领导同意,省政府即将出台《加快张家川发展的意见》,这给全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巨大的政策空间,这些政策的落实将使张家川进一步跨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第三,项目争取的空间和渠道不断的扩展,加快发展的项目支撑更加有效。去年以来全县先后争取到庄天二级路、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项目县,仅这四个项目,使国家财政投入净增一亿元以上,使张家川争取政策的空间更加扩展,项目渠道更加增多。同时县委根据张家川的县情实际,论证提出了农业的“三区三园五带”、工业的“双五工程”、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城区优质教育提升的“8+2工程”以及恭门镇城乡一体化的“八大工程”和龙山镇振兴的“十二大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工业“双五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增强张家川发展的后劲,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全县三支队伍的建设成效明显,加快发展的活力更加强大。县委根据回族自治县的实际,提出了要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宗教人士队伍的三支队伍建设意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加强了民族宗教工作,在全省率先发放了宗教人士的补贴,组织宗教人士外出考察,深入开展“三联三引三助”活动,宗教人士在促发展、保稳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形成了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合力促进张家川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五,全县人民盼发展、想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局面更加美好。去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了五项民心工程和“三联三引三助”等活动,使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鼓。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支持发展的愿望和劲头有了明显的加强,全县出现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刘长江说,在张家川发展的黄金期,市政协前来视察工作,我们将虚心的听取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的好思路、好建议、好想法,使它们在张家川大地上纷纷得以实践,助推张家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他最后表示,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政协各位委员对张家川的倾心关爱、大力支持和科学的指导,张家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向视察组全面汇报了张家川县文化旅游工作情况。他谈到,近年来,张家川县始终坚持把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坚持“突出特色,强化宣传,规划先行,有序开发”的原则,突出重点使文化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加强管理使文物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科学规划使旅游产业开发有序开展。

就今后的工作打算,马中奇讲了五点意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加大群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力度,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和旅游环保意识,为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夯实文化文物基础设施建设。紧扣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投资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机遇,着眼长远,超前谋划,深入调研论证,积极争取马家塬遗址公园、云凤山风景名胜区等重点项目,努力改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创作民族艺术精品。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县民族艺术团的作用,以创新为不竭动力打造艺术精品,加快建设“回乡风情园”,不断丰富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坚持馆藏文物与野外文物并重齐抓,继续把马家塬遗址的保护做为全县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遗址安全。五是创新文化旅游机制,提升文化旅游开发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成立张家川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旅游开发实体,充分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有利机遇,连接平凉,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大旅游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