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域文化硬实力 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
中共武山县委书记 王新强
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特别是对第十二专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学习,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发展信心,找到抓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
我们要学懂弄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汲取智慧力量,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四强”行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加快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按照建设“文化武山、生态武山、和谐武山、洁净武山、畅游武山、好客武山、创业武山、实干武山、宜居武山、富裕武山”的新目标,全力打造十有武山、祈福圣地、美好家园。
一、树立文化自信,武山“十有”凝聚思想共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结合武山县域资源禀赋,总结提炼了“山雄、水秀、洞天、泉汤、鱼鲜、菜香、文脉、武魂、玉润、人杰”的“十有”县情特点,强化对外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了2022第十届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观光活动、第六届万亩油菜花海旅游观光和武山“十有”主题展览活动。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宣传“十有”特色资源,深入挖掘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
二、深挖地域特色,渭川文化引领社会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武山打造的“渭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开展了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成立了渭川书院、渭川盆艺协会,举办了“金宸杯”首届渭川盆艺展销会,打造“渭川文化”品牌。“渭川文化”已成为武山广大干部群众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祈福文化、石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诗词文化、乡贤文化、古堡文化”等十种特色文化资源,建立院地合作机制,成立祈福文化研究协会,持续办好祈福文化旅游节,打响“渭川文化”“西北唯一水帘洞、世界第一摩崖佛”品牌,进一步提升“十有武山·祈福圣地”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力推全域旅游,文旅农康有效深度融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以‘一个核心、十种文化、七个小镇、十种产品、十个特色亮点’为主的‘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旅游全域化发展,加快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鲁班山水帘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大力培育鸳鸯玉器、渭河奇石、高楼木雕、城关砖雕、渭川盆艺、宁远书画、四门贡醋、浆水酸菜、武山冷水鱼、高山小杂粮等“十个产品”,加快形成“一线六圈”“三堡九湾”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