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对党忠诚初心 牢记服务群众使命
——记榆盘镇河程村驻村干部刘亚丽
2008年12月,刘亚丽开始了在榆盘镇的十年工作旅程。她先后在堡东、下河、关儿村任驻村干部。2015年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她由关儿村调整到河程村担任驻村干部至今。

10年的驻村工作历练,让刘亚丽养成了每驻一个村,必走遍每一户,了解每个人的职业习惯,十年如一日对驻村工作永不言累,在平凡的乡镇工作岗位上,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绚丽风采,也留下了一串串洒满汗水的足迹。

三年来,在她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艰辛努力下,河程村累计减贫196户90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60.8%下降至2018年底的0.73%,河程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她本人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恪尽职守献青春,摸清底数打基础
河程村位于榆盘镇正北3公里处,西接陇西,北邻通渭,东靠甘谷,全村辖南河、管山、黎山、彦坪、丁门、三湾6个自然村,306户1508人,其中党员37人,耕地面积4977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主要以马铃薯、中药材、架豆王、务工为主导产业。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918人,贫困发生率60.8%。同时,榆盘镇地广群众居住分散的风土民情,在河程村体现的尤为突出,虽然乍一看300多户1500多人,但是这1500多人却分散于全村的四面八方各个山头,行政村南河组到最近的丁门自然组开车走需要5分钟,到最远三湾自然组则需要30分钟······这是2015年当刘亚丽从关儿调整到河程村驻村时所面对的现实、困难和压力。就像她常说的“能够顶住压力,将它成功转化为动力的人,才会有更大的成就”一样。为达到这个要求,扭转自己被动的工作局面,她凭借着天生的一股韧劲、一股干劲,以及自己对乡镇驻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党的忠诚,首先从理清思路入手,通过和之前同事沟通、和村干部交流,全面了解了河程村当时的工作现状,以求做到能随时上手村上日常业务工作,并顺利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其次从入户工作入手,为了精准落实因户施策,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全面了解每户贫困户真实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常常是吃住在村每天和村干部、第一书记白天一个自然组一个自然组的入户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晚上加班一户一户的汇总统计,一遍又一遍反复的入户成为了她们的习惯动作,目的就是以求对每一户的情况能够做到“精”,制定的帮扶措施达到“准”。最后从“学懂弄通做实”入手,不被别人认为是“绣花枕头白花石”,她一有空就抓紧学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一有最新的扶贫政策都是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学习,深研细钻,不懂的地方经常向镇扶贫工作站的干部咨询和请教,在自己没有搞懂前,她绝对不向村里传达模棱两可的精神。她不耻下问,有时在业务工作中碰到困难时,主动还会去邻村参观学习,开拓思路和视野,与邻村驻村干部共同交流工作体会,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各种政策和业务。同时她还善于结合河程村实际进行思考,提出如何落实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村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划策,为镇党委、政府抓好抓实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

全心全意为乡亲,因户施策暖民心
作为河程村驻村干部,刘亚丽把关注群众的生活冷暖作为日常必备功课。谁家生活有困难,谁家的子女外出打工,谁家老人需要照顾,她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该村南河组管付付2013年建档立卡时,家中4人,妻子李新莲患有妇科病,需长期吃药,两个儿子30多岁都未婚,全家人心情十分沉重。刘亚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了解到管付付的现状,刘亚丽没有“光说不练”,而是主动采取措施,与家中成员沟通,帮其出谋划策,建议大儿子考取驾照,学一门技能,次子则经大家多方介绍,于2015年结婚并育有一女,2018年大儿子也在武山天嘉公交集团当上了一名司机,一连串的喜事见证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真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针对南河组特困户管元顺,家中只有他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2人,且管元顺因照顾母亲加之自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外出等情况,刘亚丽经常到其家中照看老人,为其梳洗头发、整理房间,陪同聊天,还为管元顺及时申报落实二类低保和村级公益性岗位。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受2018年“6·26”以来持续暴雨影响,导致管元顺房屋后墙受损,了解到情况后,刘亚丽及时为其衔接,并落实危改项目。
三湾组二类低保户单望有,家中8人,2018年兜底脱贫。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4个幼儿,一个侄子常年在新疆务工,基本与家中没有联系。通过入户了解,发现家中严重缺乏劳动力,且单望有患有长期慢性病,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在本乡镇内打零工。通过多次入户走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想法。2016年,针对住房面积不达标的问题,与民政办多方联系沟通,率先为其落实2万元补助资金。因老人行动不便,联系本村村医,为老人上门进行免费体检,并定期送医上门。2018年,带领单望有去县医院办理慢性病门诊卡,为其媳妇宣传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政策。年底,家中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在年底脱贫退出验收摸底时,单望有怀有抵住情绪,认为自己还没有富起来,拒绝在脱贫认定表上签字,不想脱贫,刘亚丽与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多次入户沟通,讲解精准扶贫脱贫不脱政策,享受的低保、医疗、光伏扶贫、产业扶贫、医疗等优惠政策还会继续享受。最终,单望有终于认识到自己对精准扶贫知识认知的浅薄,自动到村委会认错,并签字认同。2018年12月底,经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得知,妻子高亮亮患有乳腺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单望有联系,帮助其开转院手续,督促其立马去兰州省人民医院做手术治疗,化疗五次后在家修养,住院费用由国家全额支付,防止了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敬业奉献求实效,紧贴民生稳脱贫
刘亚丽知道,想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就必须入户问需群众打基础,想要提振群众对村上的信心,就必须实实在在为群众干实事。2015年刚担任河程村驻村干部的刘亚丽为了践行她的这个初心,在榆盘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为河程村共争取实施各类项目20个,总投资753万元,砂化河程村村组道路14.9公里,新修堤防1012米,道路硬化8340平方米,硬化4个组巷道1.3万平方米,实施安保工程2处2.76公里,安装路灯25盏,硬化文化广场1000多平方米······涉及村组道路硬化、巷道硬化、堤防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群众饮水问题全部解决,实施危房改造84户,全面消除CD级危房。充分发挥村级公益性岗位作用,建立区域包干到人、定时定点清扫、垃圾清运日产日清等制度,以长效化工作机制推动环境质量大提升。

配合完成21.7兆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站点104户618亩土地流转任务,该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后,将带动带动全县3615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156个贫困村每村村集体增收1.5万元,2018年河程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4万元。同时,带动该村17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并为68人提供就业岗位。按照镇党委、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带领群众发展架豆王种植达150多亩、马铃薯达2800亩,柴胡、黄芩、冬花等中药材达152亩。积极为有意愿搞养殖的33户贫困户落实养殖补助资金33万元,带动33户贫困户养殖牛、驴。入股甘肃伏羲药业20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通过低保兜底,龙头企业带动,落实公益性岗位,扶持畜牧养殖等政策,2018年河程村达到了整村脱贫标准。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