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企业优势 凝聚脱贫合力
武山县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条条扶贫公路记载着脱贫攻坚的艰辛,一场场培训承载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三位一体”推进脱贫攻坚,在全面加强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创新方式,打通渠道,扎实开展企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倡导社会扶贫,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形成脱贫合力,有力地加快全县脱贫进程。
强领导,动员企业形成脱贫合力

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在企业助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决胜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民营企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到全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来,与县委、县政府和贫困村一道,和衷共济、齐心协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山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武山县企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任务目标,成立了企业助推脱贫攻坚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企业家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座谈会,并印发《企业助推贫困村脱贫攻坚倡议书》,动员全县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民营企业代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形成帮扶合力,助推脱贫攻坚。武山通济牧业、金陇农副产品等企业举办贫困户技能培训班10多期,培训贫困群众1550人次。23家企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就业帮扶资金3036万元。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圆梦助学”等活动,确定中乾市政工程、金陇公司等十家企业定点帮扶温泉镇小南村、马力镇石峰村等10贫困村,捐赠物品合计折款193万余元,有效的推进了贫困村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抓特色,产业联动增强内生动力
武山县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以产业帮扶为重点,把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有效结合,与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引进技术、引进信息和开拓市场等多种途径带动扶贫户增收,真正做到让贫困户在产业项目发展中实实在在受益,变“输血”为“造血”,确保精准脱贫实效。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结合行业实际,在产业帮扶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助推特色产业的发展。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主动将响河村列为定点帮扶村,鼓励贫困户种植蔬菜,利用自身农贸市场的优势,无偿提供蔬菜经营摊位给贫困户,对全村种植的蔬菜由市场负责经销,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并积极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资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在脱贫攻坚送温暖活动中为贫困户发放大米、棉被等生活用品,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脱贫工作,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搭桥梁,技能培训引导就业创业
武山县持续深化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瞄准贫困户技能培训需求,按照“公司+培训+基地+就业”模式,由帮扶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并在公司生产基地实习,不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并根据企业工种需求,招收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农民到帮扶企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益。

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民营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武山县睿绅服装有限公司依托旗下的服装技校、职业介绍所等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武山县职校,山丹镇苏家咀、任家山小学,鸳鸯镇焦寺小学捐赠冬季校服160多套;积极响应“三免费”政策,培养实用技术人才3.5万多名,每年为天津、江苏、浙江等地输出劳务人员1000多人。同时,公司累计开辟了就业岗位50多个,安排了15名贫困人员在校就业,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帮助贫困户创业增收。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实用技能、创业等培训,累计培训学员3611人次,有效提高了贫困户就业创业技能。
解难题,爱心捐赠助推脱贫攻坚

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自觉承担起实现脱贫攻坚的重任,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履行责任、回馈社会的善行义举,奉献爱心,尽企业所能,走进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在提供资金物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富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等方面积极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医、就学、住房等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助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攀穷亲、结困友”,情注贫困山区的发展。多年来,武山中乾市政公司为帮扶村温泉镇盘坡、小南等村,累计投入资金120多万修路及文化广场,解决了盘坡、小南两村出行难问题;捐资32.3万元改善盘坡小学的基础设施,以实际行动帮扶贫困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7年,投入31.6万元为两户特困户修建了住房;为20多户贫困户送去棉被、毛毯等生活用品,累计金额达4万元。

扶贫扶志扶精神,拔掉穷根挪穷窝。如今,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通向偏僻山村,路修好了,房子建起来了,自来水接上了……这都得益于武山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取得的新变化。(通讯员 李亚平)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