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十九大·看新变化】武山县:突出产业培育促进群众增收
(2017/10/30 11:24:30)  来源:武山县信息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武山县紧盯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个核心,积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养殖、林果、中药材、劳务、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产业,“蔬菜主导、多业并举”的多元富民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马力北顺黄瓜)

(洛门大南河流域露天蒜苗)

(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集约化育苗区)

(大南河流域莴笋)

  一是主导产业带动增收。全力推进“一园一区四片两带”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比2011年增长39%,总产量达122万吨,比2011年增长67%,总产值突破22.5亿元,是2011年的3.3倍,蔬菜生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48%,蔬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引进蔬菜新品种120多个,筛选推广30多个,培育优质种苗上亿株,示范带动效应非常明显。

(鸳鸯镇李山村花椒)

(城关清池葡萄)

(中药材牛蒡)

(中药材黄芩)

  二是特色产业助推增收。从2016年开始,县财政连续两年投入1000万元,按照户有致富产业的要求,给贫困户每亩奖补500元,引导扶持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豆角、中药材,全县种植豆角4.6万亩(正茬2.6万亩,复种2万亩),总产值达2.2亿多元,带动贫困群众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种植中药材3.8万亩,建成沿安草滩、杨河广元等中药材连片种植示范点3个,豆角和中药材已成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致富产业。洛门牟坪现代农业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区二期全面建成,全县果园面积达到8.1万亩,在2016年天水市举办的首届“花牛”果品大奖赛中,武山县洛门镇金川合作社选送的俄矮2号苹果荣获金奖。冷水鱼等特色畜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建规模养殖场11个,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93万头只,产值达8.43亿元;输转劳务9.21万人次,创收10.61亿元。

(洛门牟坪现代农业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红蛇”苹果上市)

(绿源国际线下体验店)

(龙台鑫水源冷水鱼农家乐)

  三是新兴产业促进增收。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县财政落实奖补资金200万元,加快农家乐建设,全县农家乐达到183家,3家农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旅游富民效应不断扩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扶持贫困群众参与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全县电商企业达到60多家、电商个体户达到300多户、村级电商服务点达到169个,贫困村电商覆盖率达到56%,今年上半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8000多万元。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依托洛门牟坪现代农业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区、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东华山地田园综合体等市场主体,广泛宣传“三变”改革目的意义、发展前景和具体措施,积极引导群众以土地、技术、资金等入股,参与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获得利益分红,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摄影相关图片
甘肃林院助力中梁镇电商扶“苹” 我为中梁苹果代言(图) 麦积山温泉·极地冰雪王国(图) 天水师院助力清水电商扶“苹”行 清水县3000干部助力电商扶“苹” 天水在线开讲“烟铺模式”(图) 天水变身“微城”,“花牛”爆仓 烟火人间(二) 麦积山温泉迎来高铁旅游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