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走进武山县洛门镇郭庄村,田地里到处都是农民挖蒜苗的身影,挖下来的成捆蒜苗码起了一座座绿色的小山,屹立在绿色的蒜苗地里,等待装车运走。

“今年蒜苗长势好,价格也不错,所以算是遇到了丰收年!”来到大南河畔郭庄村邓吉应的蒜苗地里,七八个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挖蒜苗,谈到今年的收成,他难掩喜悦之情。他说自己今年种了4亩多,“一分地能挖六七百斤,4亩下来将近要产3万斤蒜苗,要是价格稳定的话,就能卖八九万元,最不行也能卖五六万元,好得很!”

“第一茬是莴笋,蒜苗是今年的第二茬,等收完了就再种莴笋和架豆……我们基本都是这样倒茬种的,一来调节土壤,二来也是为了错茬种卖个好价钱。”孟小利年轻力壮,精干麻利。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捆绑蒜苗,尽管浑身是泥,可他脸上总是挂着乐呵呵的笑容。他说,自家今年的4亩地,这一茬几乎全种了蒜苗。“我们的蒜苗脆爽可口,辣味纯正浓郁,又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是市场的宠儿。”他还说,前两天来了一波记者,专门采访大南河的蒜苗,一见到整个大南河两岸全部是绿油油的蒜苗,他们的嘴就停不下来,直夸这蒜苗好。“你看这蒜苗,叶子翠绿柔嫩没黄叶,叶尖不干枯,株棵粗壮整齐,是实打实的好蒜苗。”看到记者为蒜苗拍照,他拿起地里的蒜苗,叫我们“多拍些,完了传网上去,叫外地人也看看我们的优质好蒜苗。多宣传宣传,把我们蒜苗的牌子打得响响的!”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科技引领、园区带动、标准生产、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五大产业提升工程”,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模式、设施蔬菜“双减”项目、设施蔬菜钢架棚提升改造、蔬菜跨境电商网络建设等蔬菜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武山蔬菜产业的大发展。今年,在洛门大南河流域继续实施钢架大棚升级改造工程,新建钢架大棚1650亩,为培育壮大致富增收产业提供设施保障。

今年,洛门大南河流域蒜苗种植面积达到7300亩,其中露天蒜苗3500多亩,目前已大量上市。当地蒜苗由于绿色无公害、味好质优而备受市场青睐,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南昌、新疆、陕西、西宁等10多个省市。(王小虎 李金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