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武山县三项举措贯彻落实唐仁健省长武山调研指示精神
(2017/9/20 10:54:35)  来源:武山县信息中心  打印本页

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武山县三项举措贯彻落实唐仁健省长武山调研指示精神

  9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深入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洛门镇牟坪村进行调研,对蔬菜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唐仁健强调,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不断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经济交流和产业合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开发绿色有机蔬菜产品,广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立蔬菜“南下通道”,深入开拓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和西亚等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提升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在脱贫攻坚方面,要紧盯群众收入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富民产业培育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林果、中药材、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实实在在地谋划实施一批致富产业项目,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壮大产业、寻找市场,下决心解决好贫困乡村富民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真正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

  调研结束后,武山县委、县政府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唐仁健省长武山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唐仁健省长重要指示精神落实。

  一、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蔬菜首位产业。按照唐仁健省长“建立蔬菜‘南下通道’,深入开拓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和西亚等国际市场”的指示要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狠抓蔬菜产业规模提升和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狠抓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创新蔬菜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设施改造、结构调优、科技支撑、品牌创建、质量监管、销售增收”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川道设施蔬菜生产区和山地高原夏菜生产区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开展蔬菜深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谋划建设果蔬精提纯产业园,加快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5万吨冷链物流、德丰农资物流园和各类产地微型市场建设,抓好蔬菜产地认定、检验检测、包装贮运、精深加工、冷链配送,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效益,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蔬菜产值突破25亿元,“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55%以上,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个以上,蔬菜冷藏库容量增加到10万吨以上,蔬菜产后贮藏加工增值达到5亿元,真正把武山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西部蔬菜产业强县。二是不断扩大蔬菜对外出口规模。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蔬菜产业资源,全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天津宝坻区、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帮扶单位的合作,积极建设蔬菜“南下通道”,把武山蔬菜销售到香港、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新西伯利亚浆果店铺有限公司深入合作,通过连霍高速把我县丰富的蔬菜等农副产品打向俄罗斯市场。与贝尔克商贸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蔬菜销往阿联酋等国家,不断开拓中西亚市场。积极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省农博会、兰洽会等重大节会活动,继续发挥好蔬菜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大力宣传推介武山蔬菜特色产品,广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打响“武山蔬菜、天然好菜”的优质品牌。不断加强农超对接、商超对接,通过采取合作、直销等方式,将武山蔬菜打入国内各省会城市市场。三是积极探索三变改革试点。充分借鉴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成功经验,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引导蔬菜种植基地和专业村,与蔬菜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对口合作关系,采取“政府监管、公司化运作、农户参与、保底分红”的方式,动员群众以土地、技术等资源入股,参与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获得利益分红,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二、围绕促农增收,积极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按照唐仁健省长“紧盯群众收入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富民产业培育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的指示要求,深入实施“45311”现代农业产业推进计划,分类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劳务、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元富民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压粮扩经,压减全膜玉米等市场份额小、效益较低的传统农作物面积,积极发展高原夏菜、特色养殖、中药材等适销对路的种养业,扶持发展一批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县财政继续列支1000万元扶持群众发展豆角产业,为贫困户每亩补助500元,确保困难群众户均种植豆角2亩以上。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增收。用足用好财政奖补、产业贷款、“双助贷”等各类资金,在不断壮大提升蔬菜首位产业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群众采取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土地托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豆角、果品、油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冷水鱼、散养鸡、生态羊、黑毛猪等特色畜牧养殖业,建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特色产业集中连片示范区,形成春季油菜花、夏秋豆角果品、四季特色养殖、区域中药材“接二连三”“梯度发展”的富民产业格局,有效增加群众生产性收入。狠抓劳务技能培训鉴定,大力发展品牌劳务,积极主动与发达地区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向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外有组织劳务输转,确保每年输转劳务人员10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高群众劳务收入。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增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建设水帘洞花果山万亩林果经济产业园区、咀头高山大樱桃采摘园等观光农业基地,推进南部5乡镇绿色生态长廊、龙台冷水鱼、万亩油菜花海观光、杨河千亩连翘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基础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群众发展农耕体验、农家乐园、蔬果采摘、田园休闲等主题旅游产业,打好乡村旅游富民牌,以乡村旅游助推群众增收。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电商扶贫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狠抓从业群众培训,支持全民网店创业,积极构建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帮助扶持贫困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不断增加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

  三、聚焦底线任务,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按照唐仁健省长“聚焦脱贫攻坚底线任务,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持续稳定脱贫”的指示,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县之力合力攻坚,确保年内实现1.8万人减贫,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是围绕基础改善补短板。继续实施好国开行农村基础设施3亿元贷款项目,开展村组道路和自然村巷道硬化和村容村貌整治,全面补齐贫困村及有欠账的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整合资金1.27亿元,集中用于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确保年内完成2306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消除D级危房。加快实施9处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52个自然村供水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安全饮水体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稳定。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落实好进城进镇安置房源,提高搬迁群众的入住率,全面完成1480户7102人的易地搬迁任务,支持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以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环卫等公共事业为重点,抓好文化体育广场、乡村舞台、养老机构、环卫设施建设以及村庄绿化、亮化、美化,不断规范村级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调动各方参与聚合力。主动加强与天津市宝坻区的对接沟通,认真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逐项细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帮扶内容,着力抓实各项帮扶措施。充分发挥深交所帮扶优势,重点在引进和培育上市公司方面做文章,借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力助推脱贫的作用。充分发动县内企业、武山籍在外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全县脱贫攻坚中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难题,带动贫困群众多途径增收,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帮扶合力。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在村级党组织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惠民政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在贫困村落地生根。三是完善制度举措强保障。进一步靠实脱贫攻坚责任,持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于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群众,在完善兜底政策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发展相对稳定的致富产业,从根子上解决好增收问题,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总之,武山县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唐仁健省长在武山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加快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开创武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摄影相关图片
烟火人间(二) 麦积山温泉迎来高铁旅游团(图) 因为宝兰高铁,她成了网红(图) 天水在线乘坐首趟“天水号”侧记 烟火人间(一) 王锐等慰问乘坐首趟“天水号”乘 百对新人搭乘“幸福动车”相约在 宝兰高铁“天水号”动车首发仪式 天水人的早饭,除了呱呱,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