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全域旅游系列产品之滩歌旋鼓(组图)
(2017/6/19 17:58:05)  来源:武山县博物馆  打印本页

  武山旋鼓历史悠久,据考证,扇鼓由周朝的大鼙、汉魏鼙鼓而来,《乐府诗采》卷五十三《魏陈思王鼙鼓歌·序》引《古今乐寻》:“鞞舞,染谓之鞞扇舞……鞞扇,器名。”“鞞扇”就是今天的扇鼓。武山旋鼓叫扇鼓或鼙鼓,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曹植《鼙舞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句,扇鼓形似扇、又似芭蕉,边以铁铸成,面蒙去毛羊皮,手柄“硬三环套小九环”,成“九连环”。羊皮鼓(扇鼓)由三环九叶组成,以铁圈为箍,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一毫米,薄如蝉翼,鼓面绘有图案,多为八卦图。鼓柄外部多用布条缠绕,将鼓圈与鼓环连接在一起。鼓环上套着三个小钢环,称为“九连环”,鼓动时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鼓槌用皮条编拧而成,并套缠花纹缨穗。鼓的形状独特、精致、美观,富有厚重的传统韵味。

  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中以牧童驱狼说最为广泛。传说远古时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羊群经常受到饿狼侵害,牧童用羊皮蒙扇鼓,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响亮的鼓声响彻云霄,恶狼也被吓跑了。二是祭祀起源说。旋鼓舞的出现远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发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玄,旋鼓即为天鼓,所以在旋鼓舞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三是军事起源说。历史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民族在迁徙和走上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饱受战乱之苦,人们用鼓声来传递军情信号,防御外敌。

  打鼓时,鼓手头戴六瓣青白小帽,身穿围兜、灯笼裤,外套羊皮马甲,脚蹬麻线鞋,身背三色小旗,组成50到100人的鼓队,围绕着高五丈、顶有仙女骑鹤、中缠云龙,吊有串串花团,围着八仙、二十四孝、福禄寿等的纸幡,鼓手左手举鼓,右手执鞭,边舞边打,鼓声铿锵,坠环“嚓嚓”。传说古时,武山森林茂密,狼群出没,恶兽成群,农历四五月份,狼群正出天花,乡民集结打鼓,鼓声震天撼地,震死狼仔,震跑野兽,从而形成了武山旋鼓。

  旋鼓主要流传于滩歌、山丹、洛门、马力、城关等地。旋鼓因其鼓面用羊皮蒙制,也称羊皮鼓;其形似一个大薄扇,也叫扇鼓。由于最初是在山顶上点着堆积如山的柴火,人们围着火堆击鼓起舞,因而民间又称 “点高山”。 端午晚上举行的“点高山”活动,就是用柴垒成很高的柴堆,大伙围坐在柴堆周围,由一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领着大家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

  旋鼓已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内容,如:一条长龙、二龙戏珠、三英战吕、四马投唐、五虎群羊、六驾迷魂、七进七出、八龙扭丝、九宫八卦、十面埋伏等十大阵,在阵中融入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五凤朝天飞、凤凰三点头、富贵不断头、三桩编笆子、三齐王乱点兵、白马分鬃、烟雾绕顶、烟雾缠山、蛇蜕皮等套路。旋鼓时,鼓手们有时如彩云过路,行步自如;有时如百花盛开,层层围拢;有时似鹰击长空,勇武骄健;有时纵横穿梭,欢奔如织;有时又摆出“欢庆丰收”、“万民同乐”等字样,皆寄托美好愿望。旋鼓者身着服饰多样,但大多为黄色太平服或绘制有豹纹图案的太平服,腰间系有黄色腰带,头上顶有凤冠霞帔,充分体现出武山人民豪放、粗犷和彪悍的性情。表演形式灵活自如,有收有放,张弛有序,轻重和谐,快慢相衬,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形成进退有变,缓急相间,分而不乱,合而不板的列队特色。旋鼓表演中,表演者边舞边击鼓面,鼓面上下舞动,鼓声与铁环撞击和舞步协调呼应,节奏强劲有力。舞姿活泼流畅,洒脱自如,鼓点欢快热烈,清脆嘹亮。基本的步式有纵跳、横跨、马步、仆步、踮步、跳跳步。击鼓方式有上、下、左、右击鼓,转鼓、翻鼓、摇鼓锤等,队形有圆形、“十字形”、“S”形、正方形、二列纵队变四列纵队等,场面壮阔热烈。

  旋鼓源自古羌人的舞蹈,风格粗犷豪放,剽悍威武,浑厚雄壮,气势磅礴,流畅飘逸。刚劲激烈如老虎抖毛,潇洒大方如雄鹰展翅,舞姿灵动优美,感情奔放热烈,成为人们大型庆典、节日活动和自娱自乐的传统节目。在武山,特别是滩歌镇,洛门镇和龙台乡等地,有句谚语说:“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会打扇鼓。”每年,从起鼓、高潮到收鼓,持续月余。先由儿童在各村敲起,自打自乐;后随端午临近,高潮渐次迭起,鼓队出村对打;每年五月初一到端午,发展到高潮,规模宏大的鼓队,集结赛鼓联欢,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武山旋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具有厚重之美、淳朴之美。它以潇洒灵动的舞姿、热烈奔放的感情、浓厚狂欢的生活气息而独树一帜;它有着浑厚的文化内涵,追求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努力进取、刚健有力的精神;它充满生命的活力,体现了自然雄浑的气势,沉稳豪迈的风格,坚韧执着和粗犷豪放的品质。武山旋鼓,也彰显了地域民俗文化特质,反映出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所发挥的聪明才智,是人们精神气质的载体,传递了祖先遗留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积淀,更体现了人类文明与历史演变中的民族文化精华。它是民俗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体现,是难得的艺术遗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富有阳刚精神的艺术财富。

  武山旋鼓舞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搬上《敦煌百年·黄河风情》片和电影《追索》;2000年7月获“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表演最佳鼓乐奖;2000年8月获甘肃省第二届“群星奖”比赛金奖;2000年12月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比赛金奖;2001年10月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表演;还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伏羲祭祀等大型活动,并跨越国界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传到日本、韩国等国;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参加了“西安第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同年,还参加了北京帝王庙邀请表演。武山旋鼓被载入《中国民间·甘肃卷》。

  【艺苑名师】旋鼓艺师——代思贤

  代思贤,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代家沟村人,农民,高中文化程度,退伍军人。现为武山旋鼓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级旋鼓艺术师,武山县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年组织各类旋鼓舞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我创新。在鼓的制做方面也是精益求精,做鼓圈,泡制羊皮,铲毛,上圈都十分讲究。在开展传承工作的同时,教授了大量的徒弟,为武山旋鼓的传承发展做重大贡献。武山旋鼓舞已融入他的生活,他的人生意趣正在鼓舞之魂的相伴下自由升华。

  工匠艺人——代友忠

全域旅游系列产品之滩歌旋鼓

全域旅游系列产品之滩歌旋鼓

全域旅游系列产品之滩歌旋鼓

全域旅游系列产品之滩歌旋鼓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走进澄源巷(图) 天水在线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参观 天水藉河红桥段开始蓄水(组图) 天水在线航拍玉泉观(图) 《桃李梅》在长春精彩上演(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图) 天水高考第一天掠影(图) 天水在线航拍东岔站(图) 天水人的夏天从一碗锅鲰(面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