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天水在线2012年第三号行动:卧牛山里耍旋鼓(组图)
(2012-2-26 17:37:2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2月25日(周六),天水在线走进武山县卧牛山森林公园摄影采风,滩歌镇代家沟村的乡亲们在武山县委宣传部和滩歌镇政府的安排下,在大山深处为采风团进行了精彩的旋鼓舞表演。这也是继天水在线2012年1月1日走进秦安大地湾天水在线2012年2月18日顶风踏雪走古坡之后,天水在线举行的2012年第三次大型行动。

  当日上午8时,采风团3辆车1辆摩托(天水在线博主“西北的狼”从麦积区骑摩托赶赴卧牛山),经过3个小时的行程,于上午11时多抵达卧牛山森林公园。在森林公园,滩歌镇代家沟村耍旋鼓舞的乡亲们长辫、羊皮大袄、兽皮裹腿,在天水在线的导演下,在密林里、雪地上边走边舞,在大山上、水岸边、篝火旁激情演绎旋鼓的故事。这场实景演出也被网友戏称为天水在线导演的“印象滩歌”大型旋鼓舞实景演出。

  卧牛山森林公园,位于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武山滩歌林场南沟区,距县城35公里,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公园总面积7448公顷,有河流3条,溪流16条,挂山瀑布4处,山腰喷泉2处,植物种类2100多种,动物300多种,还有200多种天然药物。公园主要有卧牛山、雨庵沟和将军庙三大景区,以“奇峰、喷泉、飞云”为三大奇观,主要的景点有“七女峰”、“相思洞”、“将军庙”、“王子登科”等18处。景区景色秀美,气候宜人,设施齐全,是休闲避暑的绝佳胜地!

  武山旋鼓叫扇鼓或鼙鼓,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曹植《鼙舞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句,扇鼓形似扇、又似芭蕉,边以铁铸成,面蒙去毛羊皮,手柄“硬三环套小九环”,成“九连环”。鼓槌用皮条编拧而成,并套缠花纹缨穗。打鼓时,鼓手头戴六瓣青白小帽,身穿赤膀围兜,外套羊皮马甲,腿穿灯笼裤,脚蹬麻线鞋,身背三色小旗,由几十甚至几百人的鼓队,围绕高五丈、顶有仙女骑鹤、中缠蟒蛇;吊有串串花团,围有八仙、二十四孝、福禄寿等花纸圈幡,鼓手左手举鼓,右手执鞭、边舞边打,鼓声铿锵、坠环“嚓嚓”。传说古时,武山森林茂密、狼群出没、恶兽成群,农历四五月份,狼群正出天花,乡民集结打鼓,鼓声震天撼地,震死狼仔、轰跑野兽,从而形成了武山旋鼓。

  武山旋鼓已形成了独特的一条长蛇、二龙戏珠、三英战吕、四马投唐、五虎群羊、六驾迷魂、七进七出、八龙扭丝、九宫八卦、十面埋伏等十大阵,在阵中融入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白马分鬃、烟雾绕顶、凤凰三点头、宝贵不断头、三桩编芭子、三齐王乱点兵等套路。在表演上灵活自如,有收有放,张弛有序,轻重和谐,快慢相衬,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和进退有变,缓急相间,群而不乱,合而不板的列队特色。由于当时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在神事活动中,为祈福禳灾,便以旋鼓敬奉神灵,于是,旋鼓形成了祭拜天地的民俗活动。 

  据介绍,在演变过程中,武山旋鼓舞可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类。北部川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先“攒神”,由“师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们组队形围火堆而“旋”;南部山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在旷野山地“旋”,沿着崎岖山道,蛇行蜿蜒,鼓声回旋。武山旋鼓舞虽然各村都有,但其中滩歌镇最为盛大。滩歌古时为羌人对歌的“歌滩”,后人便将此地叫做“滩歌”。每年春末夏初,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娱乐,致兴酿潮。端午时节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赶到会场,等候各村旋鼓队的到来。旭日东升,装扮好的旋鼓队敲着羊皮鼓汇集在开阔滩地,摆开阵势展示各自的技艺。旋鼓队们表演的套路有很多种,各个套路的击鼓声点、节拍和步伐不同,有“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太子游四门”、“齐王乱点兵”等。夜晚来临,各村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就是把端午节前全村人准备好的柴垒得很高,全村老少兴高采烈地围在“高山”周围,由一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的模样,领着同伴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辟邪驱魅。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往火堆中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 

本新闻共26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

摄影相关图片
孟宪宏:麦积山薄雪(图) 瑞雪兆丰年(组图) 净土寺赏雪(组图) 天水和谐园赏雪(组图) 登临仙人崖赏雪(组图) 登临麦积山赏雪(图) 花平宁摄影:天女散花(图) 人在旅途:兰州水车(图) 麦积秋色惹人醉(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