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天水在线2012年“一号行动”:走进大地湾(组图)
(2012-1-2 20:19:46)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图为天水在线采风团与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大地湾所在地五营乡党委书记王义瑞在大地湾博物馆合影留念)

(图为天水在线采风团在大地湾遗址合影留念)

  2012年1月1日,天水在线一行12人走进有着八千年文明的秦安大地湾摄影采风,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大地湾博物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所在地五营乡政府等地摄影采风,这也意味着天水在线2012年“文化采风年”活动的大幕正式拉开。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东北面的五营乡邵店村,距县城5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大地湾博物馆建设项目是《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2006年3月,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博物馆2007年11月开工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5平方米。整体呈半地下式,主体部分曲折延伸到古河道,由文物库房、展厅及办公用房等部分组成。 博物馆以“文明序曲———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展”为主题,分为发掘保护、岁月遗痕、陶风彩韵、光华永续四个单元。共展出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15件,其中有70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展览以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运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诠释了古老的大地湾文明,重现了大地湾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了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大地湾文化 见证8000年文明

(图为大地湾遗址)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多源生发地之一,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时间跨度约3000年,内容异常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区102公里,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邵店村边的一个普通的小河湾。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山坡上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一两个比较完整的陶盆陶罐。

  大地湾遗址,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1958年一经发现,就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这是一处历史遗址。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受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1978年不得不采取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这是一处距今7800年至4800年的新石器时期历史遗址。如今,这个遗址大部分已经回填,仅剩几座房址。

  1978年至1984年,这里竟然发现是一处总面积有着275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文化遗址,有3000年文化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图为大地湾博物馆)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截止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83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如编号为F901的大房子遗址,距今6000多年,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由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组成。其中主室131平方米,地面是料礓石泥和人造陶粒轻骨料制成的混凝土,硬度相当于100号水泥。F411号房子地面还绘有一幅非常生动的地画,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裁培黍,纠正了国际农史界通行多年的中国黍源于国外的谬误,进而确立了中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

  由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而,她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发掘出最早的房屋遗址是距今7000至8000年间的深穴窝棚式建筑,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新起点;晚期遗址中有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中,距今78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

  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以这一独特风格为标志的大地湾一期遗址,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大地湾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彩陶之一,由此说明包括甘肃东部、南部的渭河、西汉水等是我国彩陶的故乡。大地湾晚期遗址中的大型地画,距今5000年,更是迄今我国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

  大地湾之最:

  其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出土的炭化稷标本,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 

  其二是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 

  其三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时间早了1000多年。 

  其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最高的房屋建筑。 

  其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 

  其六是中国最早的绘画。 

本新闻共6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03040506

摄影相关图片
花平宁摄影:天女散花(图) 人在旅途:兰州水车(图) 麦积秋色惹人醉(组图) 宝天高速公路(组图) 烟雨麦积(图) 白云山(图) 龟凤山(图) 耤河风情(组图) 天水阿门摄影:龙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