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铺开汗水路 务实赢得乡亲赞
——“奉献武山·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展播

陈万元,温泉乡李子沟村修路老人。他六十年代是大队干部,七十年代是社会劳模,八十年代是致富能手,九十年代至新的世纪是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他没有惊天壮举,也没有丰功伟绩,一辈子就坚持干着一件事:修路、补路。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春秋还是冬夏,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在云雾山的出山农路上,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一把铁钳、一个背篼和一把锄头,路不平了他背土、背沙垫上,路基跨了他背石块砌起,不辞劳苦,长年累月,一干就是50多年。五十余年义务修路,八旬老人情洒山乡,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绞染出鲜红的党旗!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勤劳、纯朴的优秀品质。

杨兴海,武山一中校长。他怀着对全县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一路走来,为了武山的教育事业,他付出了努力、耗尽了心血。在他的努力下,把现在所在的学校打造成了升学率增长最快的高中,曾经一度处于全市靠后的该校迎来了一批批的参观者、取经者。务实博得家乡赞誉,汗水铸就教育辉煌。

贾双保,武山县中医院院长。他为了中医事业孜孜不倦,在二十五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脾胃病、痹证的中医辨证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心得,并得到业内的公认;为了医院的发展更是呕心沥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医院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业务水平,均有了跨越式发展。恪尽职守传承中医,廉洁行医服务大众。

郝敬杰,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始终把创新、求实、奋进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多年来,由他牵头实施的大小工艺技术改造项目20多项,在他的努力下,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王江俊,武山县蔬菜局高级农艺师。他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他的名字与武山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他用自己的坚守,谱写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鸿篇,先后编写了十五种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规程,先后承担省、市、县列科技项目20多项,撰写、发表论文20余篇,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120多个,建成了马力北顺等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蔬菜示范园区。
张 旭,武山县渔业站站长。他致力于全县渔业养殖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我县自产的虹鳟、金鳟等高档水产品首次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在他的努力下,珍稀鱼类、大海遗子—秦岭细鳞鲑得到了有效保护。在他的科学谋划下,有了如今南部乡镇的“渔家乐”休闲场(点)。

王菩忠,龙台乡阳屲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创业成功后,致富不忘乡亲,先后用于资助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奉献爱心、改善家乡基础设施等共捐款110余万元,每年为龙台、滩歌等乡镇组织劳务输出3300余人,务工创收达1个多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为春”的真正内涵。

李改成,洛门镇廖阳村农民放映员。他热衷农村文化事业,10多年来,他不辞辛苦,深入山区为群众放映电影2800多场次,义务演出精彩文艺节目300多场次,在自家院里举办文艺舞会160多场次,真正成为了群众心目中的文化明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弘扬农村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
闫爱芳,华林乡牛庄村党支部书记,她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更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村官,她在营造温馨和谐小家的同时,全心全力操持着全村的发展。多年来,她竭尽全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想方设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她用瘦弱的身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

贾平原,城关镇清池村党支部书记。他甘于吃苦,敢为人先,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建成了全县有名的蔬菜产业基地,全村蔬菜种植3000亩,年产量9000吨,年产值达1600万元,他就是打造了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杰出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