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特色工作展示系列之六——农业种植篇
武山县种植业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

全膜玉米
今年以来,武山县以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工作指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1253”区域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抓项目、建基地、调结构、强产业、创品牌、提质量,保安全、促效益”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全膜玉米、洋芋、正茬架豆、蚕豆、中药材、山地复种蔬菜等重点农业工作,在试验示范点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特色工作突出,为全县农业跨越式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县完成玉米种植10.76万亩,洋芋26.2万亩,中药材2万亩,豆类3.4万亩,二阴正茬架豆0.5万亩,山地复种蔬菜5.5万亩。建成全膜玉米万亩示范点3个、五千亩示范点2个、千亩示范点18个;建成榆盘乡梁沟、桦林乡郝山等村千亩洋芋基地---个;建成沿安乡马蹄沟、李子沟、温泉乡草川等村正茬架豆示范基地5个;建成龙台乡青山、沿安乡西沟等村蚕豆基地4个;建成温泉乡千亩地膜当归种植基地、沿安乡泉域黄芪种植示范基地、咀头乡白尧党参育苗等基地共---个;建成四门北山、洛门西坪山地复种蔬菜连片示范基地。

一、强化组织措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在示范点建设方面,全面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加强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在解决桦林乡盘龙山全膜玉米万亩示范点上劳力不足的问题,县上积极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帮抓桦林乡盘龙山全膜玉米万亩示范点活动,有力促进了各项农业种植工作,使农业示范点建设上亮点突出,工作成效显著。

中药材种植
二、狠抓特色农业工作。依据地域特色,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在南部二阴山区乡镇积极推广正茬架豆、中药材、蚕豆特色农业,逐步实现南部二阴山区乡镇农业产业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为了确保各项农业示范点建设上技术规范、服务到位,农业技术干部在种植期间实行包乡、包片、蹲点的办法,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促进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全县共举办技术培训班880期(次),播放录像120多场(次),办板报542期,广播宣传22544次,印发明白纸50000多份,发放手册25000份,培训农民84500人(次),现场指导群众24000多人(次)。

蚕豆种植
四、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大。以项目为依托,加大良种推广力度,通过调运、调剂引进马铃薯脱毒种500余吨;结合全膜种植,引进玉米良种20.2万公斤;为沿安乡引进蚕豆新品种临蚕6号5000公斤;引进21号胡麻新品种500公斤,新品种的大力推广,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强化督查。县上成立了各项农业重点工作督查小组,深入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头,督促检查农业种植工作落实情况,从而保证了各项农业工作的全面完成。
通过前半年的不懈努力,以旱作农业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川道区域发展蔬菜产业、浅山干旱区域发展全膜玉米、复种蔬菜、高山区发展洋芋、正茬架豆、蚕豆、中药材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农业产业结构框架逐步形成。

正茬豆角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