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力镇柴庄村检查 )
3月6日至8日,省委农工办新农村建设处调研员黄明带队的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考核组赴武山就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核验收。市委农工部部长张廷纲、县委书记张建杰、县人大主任王永宏、县委副书记马越垠、县委常委城关镇党委书记康志锋、县人大副主任兰仓宝、副县长李晓东和县政协副主席薛东辉等领导陪同。

三天来,考核组一行先后深入马力镇北顺、柴庄,滩歌镇代磨、漆庄,山丹乡周庄、车川和洛门镇大柳树、董庄等8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就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制度创新工作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收入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了解,并对村民满意度进行了测评。之后召开汇报会,认真听取了武山县新农村试点工作汇报和进一步抓好试点工作的具体意见建议。

(省委农工办新农村建设处调研员黄明讲话 )
通过全面检查了解,考核组对武山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武山县委、县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2009-2012年)》,工作思路清晰,安排部署具体,保障措施有力,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对新一轮试点工作高度重视,能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新农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明显。三是能够在全面完成省、市要求的规定动作的同时,全力抓好自选动作的落实,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委书记张建杰在汇报时说,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武山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实际,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完善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提出了“12355”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省级新农村试点建设),突出“两个重点”(村庄道路硬化、优势产业提升),开展“三项行动”(道路通畅行动、环境清洁行动、综合提升行动),实施“五大工程”(村庄道路硬化工程、通田间路和通自然村路的“双通”工程、城乡清洁工程、产业提升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实现“五化目标”(村道水泥化、产业规模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城乡一体化),坚持产业抓提升,基础抓配套,培训抓质量,服务抓完善,制度抓创新,从解决农民最现实、最迫切和普惠性、利长远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武山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收入高了,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风气正了,党群干群关系亲了。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把产业培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了新突破。二是把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改善生产条件上有了新成效。三是把改善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在和谐社会建设上有了新局面。四是把强化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在农民整体素质和乡风文明建设上有了新提高。五是把试点示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在典型引导上有了新提升。六是把制度创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在探索机制体制上有了新进展。

在山丹乡车川村检查新村建设情况

深入塑料大棚检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入户走访

检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在山丹乡车川村检查新村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