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武山 和谐新春系列报道之十一
武山县举办首届宁远杯迎新春旋鼓舞大赛

2月14日,武山县首届“宁远杯”暨2011年迎新春旋鼓舞大奖赛在县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县的9个旋鼓队用不同的风格将鼓点和舞蹈巧妙结合,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武山儿女的刚健豪情,更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鼓舞盛宴。
县委常委人武部长王仓和、县委常委副县长高翔宇、县委常委城关镇党委书记康志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子洲、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方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兰仓宝、邓茂宗,县政府副县长李晓东,县政协副主席骆育喜、钟玉红、张禄胜、杨源海等领导观看了比赛。副县长丁晓来为比赛致辞。

武山旋鼓称扇鼓或鼙鼓,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被载入《中国民间·甘肃卷》,被摄入电影《追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首届丝绸之路节、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历届天水伏羲公祭活动的演出,获得了甘肃省群星艺术节铜奖和首届丝绸之路节优秀表演奖,进入中国八大名鼓之列,并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山旋鼓基本舞步为进行式和富于变化的圆场式。表演时仅以芒锣和摇环配合,主要根据鼓棰敲击鼓点有规律的节奏,变化出明快奔放的舞姿和各种队列造型:“蛇脱皮”、“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白马分鬃”、“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十字嵌梅花”、“九折十八式”等。鼓动中,有时如彩云过路,行步自如;有时如百花盛开,层层围拢;有时勇武骄健、似鹰击长空;有时纵横穿梭,欢奔如织;有时又排列出“欢庆丰收”、“万民同乐”等字样,寄托美好的寓意。
近年来,武山县高度重视整理发掘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承传发扬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了大胆创新,从形式到内容上不断地为旋鼓舞注入新的文化特色,让这一民间艺术奇葩绽放于陇原大地,并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